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夯实阳西县粮食安全根基,按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农农函〔2024〕78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请各主体积极报名参加。
一、实施范围
(一)实施主体。从事粮油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实施作物。水稻、甘薯、玉米、大豆、马铃薯、收籽油菜等。
(三)技术路径。
水稻: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倒伏的水稻品种。重点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秧、水稻侧深施肥、“三控”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一攻三喷”防早衰、秸秆还田等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通过精确选种、培育壮秧、适时早栽、足密保穗、平衡施肥、管水防倒、绿色防控等,大幅提高水稻单产。
玉米:推广应用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集成推广密植精准调控、精准播种等技术。
甘薯、马铃薯。推广应用脱毒健康种苗种薯,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和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
大豆:推广应用高产高油高蛋白、耐密植、宜机收品种,集成推广种子包衣、化控防倒、喷施钼肥等增产措施。
收籽油菜:推广应用生育期适宜、耐密植、抗病抗倒、宜机收的高油高产品种,集成推广早熟密植高产机械化生产等技术。
参与项目主体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作物实施。
二、实施方式
(一)实施主体参与条件
1.推广优良品种:水稻选用高产、抗病、抗倒、生育期适中的高产、优质宜机收的优质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中矮秆、耐密植、抗倒、生育期适中的高产宜机收品种;大豆选用耐阴、抗倒、底荚高度适中的中早熟高产宜机收品种;甘薯、马铃薯选用应用脱毒健康种苗种薯;收籽油菜选用生育期适宜、耐密植、抗病抗倒、宜机收的高油高产品种。
2.规模种植面积:参与今年粮油单产提升项目的规模种植主体,种植面积连片50亩以上(不含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对外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面积)。
3.种植密度:以提高密度为主攻方向,增加玉米、大豆种植密度。玉米平均密度达到4500株/亩,大豆平均密度达到15000株/亩。实施主体要围绕密度的提高,在选择耐密品种,加大种子播量基础上,增加肥水供应,在玉米上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滴灌施肥,并在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抗倒能力。
4.落实主推技术:
(1)病虫防控技术。水稻以抓好水稻“三虫两病”防治为重点,玉米以草地贪夜蛾、黏虫、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玉米锈病等病虫为重点,甘薯、马铃薯以抓好早晚疫病的防治为重点,突出抓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一要力争实现病虫害发生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二要积极开展病虫害科学防控,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2)防灾减灾技术。立足防灾,科学减灾,重点加强干旱、洪涝、高温、风雹等气象灾害防范。遇旱时,要挖掘水源、应浇尽浇,尽力扩大浇水面积,提倡采用沟灌、畦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遇涝时,要及时疏通沟渠,抢排积水,防止渍害发生;遇高温时,要通过以水调温和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增强植株抗逆性,减轻高温影响。
(3)水稻“一攻三喷”、玉米“一喷多促”、“一增三改”技术推广。在水稻孕穗期攻施穗肥,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散籽期推广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在玉米灌浆中后期落实“一喷多促”技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混合喷施调节剂、抗逆剂、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促进植株稳长,促进灌浆和粒重增加。
(4)机收减损技术。一是抓好玉米适期晚收。在玉米苞叶发黄 7-10 天以后或果穗中部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二是推广先进适用的收获机械收割水稻,促进智能高效收获机械应用,达到机收减损目标。
(二)主体申请
作物种植面积连片50亩(不含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对外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面积)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资料于8月15日前报当地镇政府,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失去参与项目奖补资格。申请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用地合同或村委会出具用地证明、阳西县2024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申请表(附件1)、汇款银行、银行账号、行号等。跨镇流转耕地种植的经营主体,分别向不同镇申报。镇收齐申请及资格审核合格后分别在镇政务公开栏、阳西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三)过程记录
项目实施主体应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并在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控及机械收获等关键环节,以照片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所在镇应及时了解核实重点技术到位情况,并进行记录,实行一主体一档案(附件2)。没有过程记录则失去奖补资格。
(四)测产核实。作物收获季节,承担项目主体及时向当地镇政府申请测产工作,如实填报附件3,并根据结果进行单产水平排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镇向县农业农村局如实上报实际单产,县农业农村局可会同县财政部门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承担项目主体进行随机抽测复核。
(五)奖补资金发放。镇完成项目建设后以“单产提升结果为导向”确定奖补对象,及时公示项目拟奖补主体及面积,对反映有异议的要组织核实。无异议后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下拨项目奖补资金。
三、奖补标准
项目采取先建后补助方式实施。每个申报主体按照申报种植面积,单产水平要至少比当地平均亩产提升5%以上。参考单产目标(除薯类均为折干后产量):水稻单产400公斤/亩以上,玉米单产350公斤/亩以上,大豆单产200公斤/亩以上;花生200公斤/亩以上;马铃薯、甘薯1500公斤/亩以上;收籽油菜100公斤/亩以上。在单产提升前提下,执行“双限”标准,即按照不同作物设置阶梯化补贴上限(水稻和油菜每亩不超过80元,其他粮油作物每亩不超过40元),每个规模种粮主体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补对象不得与当年承担中央财政绿色高产高效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
附件:1.附件12024年阳西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申请表.docx
2.附件22024年阳西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主体生产过程记录档案.docx
3.附件32024年阳西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田间测产记录表.docx
阳西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5日
(联系人:汪兴佐,联系电话:1319257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