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府文件 > 县政府文件

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西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 西府〔2025〕1号

发布日期:2025-01-15 11:53:10   来源:县府办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阳西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党组会议、九届113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城管综合执法局反映。



阳西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5日


阳西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与管理,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保护研究工作,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阳江市公园绿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是指知名度高,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特殊纪念意义或能体现传统造园技艺的园林。

  第三条 县域范围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适用本办法。

  公园内被核定的文物,其保护管理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应当坚持“科学命名、严格保护、专业管养、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命名、保护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本县行政区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普查、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义务,对破坏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并将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八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命名采用申报制,由园林所有权人或管理人向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

  第九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园林,可以申报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

  (一)已被公布为国家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或园内有已被公布为国家级、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

  (二)园内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石刻、壁画、名人诗画镌刻等不可移动文物或艺术作品的;

  (三)园内有体现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建筑特色及其技艺价值的建(构)筑物或场地,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四)体现传统技艺的;

  (五)园内有名人故居、纪念建筑以及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或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的;

  (六)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代表性、标志性园林或者著名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园林;

  (七)在新中国创建过程中承载重要历史记忆的红色纪念地;

  (八)体现改革开放进程时代特征,或承载本地生活特有的集体记忆、地域文化的;

  (九)园内有体现本县产业发展史特色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包括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的;

  (十)园内有1株及以上古树名木,或有10株以上树龄在5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

  第十条 申报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园林布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园林总平面图和保护范围;

  (四)申报对象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景点的,应提交相关资料及照片;

  (五)申报对象有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应提交相关树木生长位置、地理坐标、树种信息等;

  (六)保护工作现状,保护目标和要求。

  第十一条 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命名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二条 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建立、管理和维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信息库。信息库包含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名称、面积、区域位置、历史沿革、批准时间、核心价值等内容,附相应图纸、图片影像资料。

  第十三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批准公布后,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设置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标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损毁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标牌。

  第十四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机构应当编制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方案。

  保护方案应当明确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规划红线或围墙(含围墙)以内的区域。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根据山形水系、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整体风貌进行分类保护:

  (一)应当保留原有风貌和格局,包括山形水系。禁止损毁、非法拆改原有建筑及其附属物,禁止建设影响原有风貌和格局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建立一树一档,按照相关规定设立保护牌示,并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体检。不得擅自调整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植物配置。

  (三)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内文物修缮、建筑修复等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园内家具、书画、匾额、楹联等可移动历史文物应按照历史原貌布置,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发现损坏要立即按相关要求维修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保持水体原有格局,严禁擅自改变其大小、形状、走向及用途,对水质进行监管,定期清理维护,不得低于相关规定的水质标准。

  第十六条 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进行定期检查,保持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景点、建筑、构筑物、山石水体、花木、陈设完好。

  发现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建(构)筑物及植被存在损毁危险,或严重损坏危及安全的,责成保护管理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临时性加固排危,并根据相关程序进行修复、加固。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总体布局和构成要素。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内的建筑、设施、场地可以开展符合历史文脉的配套服务项目经营,但必须符合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的保护要求,并严格按照城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等相关规定执行。

  单位和个人在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内举行大型游乐、展览等活动,应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内禁止以下行为:

  (一)非法占用园林绿地、道路、广场和景观建(构)筑物等;

  (二)在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保护对象上刻画、涂污等;

  (三)在绿地内设置广告牌;

  (四)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

  (五)未经规划批准的建设项目;

  (六)其他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的行为;

  (七)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的行为;

  (八)噪音扰民行为;

  (九)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县城管综合执法局负责解释。本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自实施之日起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未按规定延期实施的,则自动失效。在有效期内,如上级出台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文件,以上级最新规定为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进行修订或废止。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编号:西府规〔2025〕1号


  部门解读:阳西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阳西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