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西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西府办〔2023〕3号
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阳西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交通运输局反映。
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7日
阳西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方案
(2022—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2〕25号)、《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运函〔2022〕653号)、《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阳府办〔2023〕3号)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强化基础设施高效衔接、推动运输组织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措施,优化运输方式间衔接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效率,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阳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交通贡献。
(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县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结构更加优化,多式联运货运量快速增长。
二、提升基础设施能级
加快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网络。围绕构建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沿海经济带发展格局和“两个定位”要求,推进阳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在阳西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组成的“五纵六横”的综合交通总体布局,构建阳西“内畅外联”的交通运输体系。(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公路事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阳西分局,各镇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工作均需各镇政府根据属地项目实际情况跟进落实,不再重复列出)
三、加快多式联运发展
(一)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公路甩挂运输,推广网络化、干支衔接等甩挂运输模式。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新业态发展,鼓励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发展。探索“互联网+专线整合”“互联网+共同配送”等管理新模式,推动多领域融合发展。支持大型货运物流企业、快递物流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多种商业合作方式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柴油货车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管控力度,引导大宗物资运输采用绿色高效运输方式,逐步降低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的公路集疏运比例。学习珠三角地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探索划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区。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城市配送企业创新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壮大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宣传学习国家第三批、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工作经验,鼓励引导综合性物流企业等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鼓励港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学习粤港澳大湾区货运“一单制”应用创建经验,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构建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机制,应用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引导企业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粤商通、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建设多式联运运营平台,加强主要物流通道货源组织和运输资源整合,实现“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装备设施水平
提升装备设施绿色化水平。鼓励培育绿色运输品牌企业,打造绿色运输枢纽。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货运车及新型载运工具应用,依托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等工作加大新能源货车应用规模,宣传推广铁路运输机车、设备电气化改造。(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运输各领域的信用管理体系。开展服务质量、运输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探索建立多式联运相关领域公共信息协同共享机制。(县发改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标准规范。加强国际、国家、行业多式联运相关标准规范的宣贯、推广及应用工作,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联合成立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机构,制订多式联运领域的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相关标准规则的制修订工作。(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健全完善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机制,切实保障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安全。组织开展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绿色交通等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货运物流企业、货车司机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推进“司机之家”建设。畅通“12328”热线等交通运输服务监督渠道,提升“12328”热线限时办结率。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深入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落实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推进跨区域、跨部门治超信息资源交换共享,落实“一超四罚”,大力推进科技治超工作。严格落实公路治超“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健全货运车辆非法改装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杜绝非法改装货运车辆出厂上路。加大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力度,禁止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站)上路行驶。(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市邮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各有关单位要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落实落细任务分工,制定责任清单,及时解决重大困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资金支持。各镇(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争取和运用车购税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具体财政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牵头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管理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效益。(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用地用海保障。各镇(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对疏港铁路等重点项目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中转分拨基地、铁路专用线、封闭式皮带廊道等项目用地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提高用地复合程度,盘活闲置交通用地资源。加大涉海项目协调推进力度,支持重点港口、集疏港铁路和公路等建设项目用海及岸线需求;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查、审批。(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阳西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发展政策。各镇(区)、各有关单位要对纳入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纳入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规划政策,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鼓励有关单位出台支持运输组织创新、降本增效、便利清洁低碳车船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阳西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部门解读:阳西县交通运输局关于《阳西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