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阳西 > 县情 > 文化教育

省报看阳西:老师流动起来 教育扎根下去

发布日期:2021-09-24 08:08:40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图片


在塘口镇周南村委会教学点,陈仲飘和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图片


  在儒洞镇南洞村教学点,陈国新任一年级班主任,班上只有5名学生。受访者供图


  让所有孩子“上好学”是教育工作的初衷和使命。记者从阳西县获悉,今年9月开始,该县率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师交流工作,通过在乡镇学校与县城学校、县镇学校与村级小学、先进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进行老师交流任职的方式,打通教师队伍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间双向流动渠道,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教师交流给阳西各地学校带来哪些改变?乡镇老师到县城学校任教有哪些新感受?县级学校老师到乡镇农村学校任教,会带去哪些新理念、新变化?南方日报记者近期进行了走访。

  率先启动教师交流

  工作关系仍在原校不动


  为落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今年暑假期间,阳西县教育部门启动了全县中小学教师调配交流工作。

  该县制定工作方案,由县教育部门根据学校需要、个人意愿和工作实际等开展调配交流工作,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经本人申请、学校推荐、确定人选、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交流人员名单。参与交流老师于今年9月1日开学前到新岗位就任。

  “我们的初衷,就是促进不同学校间老师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教育公平。我们尤其鼓励县城学校教师申请调配交流至乡镇学校任教。”阳西县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阳西共有60多名教师参与了此次交流,涉及县城、乡镇、村级学校,其中包括两名县城小学校长之间的交流,以及乡镇、农村学校老师与县城学校间的老师交流。

  “这次交流覆盖面很广,其中,县城与镇村基层学校间老师交流的比例很大。特别是基层学校老师到县城学校交流,以及县城学校老师到基层学校任职,都有利于推动基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全县教育更加公平。”阳西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该批交流老师的工作关系仍然在原学校,工资仍由原学校发放,相关绩效和考核工作由交流所在学校负责,交流时间目前暂定为1年,1年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

  两所学校校长交流

  带动教学相互借鉴


  郑其富和邓清是此次交流的两名小学校长,两人职位互换。郑其富此前任方正小学校长,交流后任丹江小学校长,而邓清则由丹江小学校长交流到方正小学任校长。两人此前都有多年的小学校长任职经历。

  丹江小学和方正小学都是位于阳西县城的小学,丹江小学刚开办1年,硬件条件较好,教师队伍年轻;方正小学是县城的一所老牌学校,老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学校教学质量好。

  两位校长之间的交流属于县城内新老学校间的交流。很明显,一所办学时间长、质量较好的学校校长到一所开办一年的学校任校长,可以将好的教学经验带到新学校,有助于新学校加快发展。而新学校的校长到老学校任校长,也可以带去新的风气和活力。

  在丹江小学,在新校长的带领下,一系列新的改变正在发生。9月13日,丹江小学29个班级开展了以“我要做个好学生”“我们还有哪些不良习惯要改正”的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开学第一天,丹江小学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与家长建立常态化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学校大力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礼让的良好风气,形成友爱互助的校园氛围;学校制定作业布置、批改细则,全面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全力推动实施校内课外服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落实国家“双减”要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方正小学,该校传承发展学校“正”文化,着重从培根、健体、润心、铸魂等几个方面开展好教学工作,将学生们培养成有远大志向的人才。

  通过交流,有助于相互借鉴、共同提升。阳西县城两间学校校长的交流,给两所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两所学校的共同发展。

  县镇村老师交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来到新学校,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边学习边教好书。学校每个星期组织业务学习,同科组老师之间进行教学方法分享,都是学习的好时机。”从上洋镇中心小学交流到丹江小学的姚春燕说道。

  像姚春燕这样从乡镇交流到县城学校的老师还有不少。为了让从基层来的老师更好融入新环境,县城的学校在工作、生活上给予他们很大的关心,让他们多与本校老师交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让基层老师业务水平快速提升。

  “这些老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回到基层学校,这样将有效提升镇村基层的教育水平。”阳西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本次教师交流中,不乏从县城学校到乡村学校或乡镇学校到农村教学点交流的老师。如阳西县城方正小学的语文老师陈国新,选择到离县城30多公里外的儒洞镇蓝田小学当一名老师,塘口中学数学老师陈仲飘选择到塘口镇周南村委会教学点当老师。这些老师均是原先学校的骨干老师,他们到基层学校,不仅充实了基层教师力量,也会带去好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阳江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二级巡视员李联德副教授对阳西推行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公平的做法给予肯定。他表示,近期,北京等大城市实行教师轮岗,引发较大关注,教师交流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方法。阳西作为一个县,县城、乡镇、农村之间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将县镇村老师流动起来,有更多的镇村老师到县城学校任教,更多的县城学校老师到镇村任教,这种双向交流,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这是打破教育鸿沟、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台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老师到乡镇、农村学校进行交流任教,带动乡村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进而推动镇村经济的振兴发展。”李联德建议道。

  ■链接

  镇中学老师选择到村任教

  “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


  今年46岁的陈仲飘是塘口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塘口中学从教20多年。在此次交流中,他申请到塘口镇周南村委会的教学点去当老师。

  塘口中学是镇级中学,拥有600多名学生,学校环境较好,除了当数学老师,陈仲飘还是学校的政教处主任。而周南村教学点只有38名学生,分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只有6名老师,设施相对简陋。

  为何选择村教学点?陈仲飘说,他是周南村人,在这里读完小学,对这里有感情。此前多次回老家,村干部见到他,都说到村里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为了家乡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期望他能回来。陈仲飘也多次到过教学点,他了解到教学点的孩子多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缺少关爱,于是他心里也想着回来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点贡献。今年暑假,当看到县教育局发出教师交流的通知后,在家人的支持下,陈仲飘义无反顾报名申请交流到周南教学点,并扛起教学点负责人的重任。

  教学点条件比较艰苦,作为老师和负责人,陈仲飘不但要教课,还要全面负责教学点的管理工作。每天早上8点学生返校,陈仲飘7点多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回校,每天早操,陈仲飘会提醒孩子们上下学要注意交通安全,途中不要玩水,鼓励孩子在新学期好好学习。由于老师少,教学点的老师往往要教多门课,陈仲飘不仅教数学,还兼教《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

  虽然到周南教学点才两个星期,但陈仲飘基本上已经把38名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这些孩子大多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孩子们性格较为内向。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学校在教授知识之外,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我们教学点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陈仲飘说道,他也经常和老师们谈心,探讨一些更适合农村孩子教学的方法。

  近日,陈仲飘发现,一名一年级的7岁学生,时常在上课时跑出教室。“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批评他,同学们笑他,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加不喜欢课堂。”陈仲飘说道。他建议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主动抱着孩子,或牵着孩子回教室,并和蔼地说上课不能走出课堂,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经老师几次引导之后,这名孩子上课走出课堂的行为得到改变。

  “教好农村孩子,要带着一颗爱心,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他们。”陈仲飘表示。

  县城老师到30多公里外乡村小学任教

  “尽我努力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


  今年45岁的陈国新原本是阳西县城方正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这次交流中,他选择到了县城30多公里外的儒洞镇蓝田小学。陈国新在蓝田小学任一年级班主任,班里有40多名学生。因为家在县城,陈国新每天要开车1个多小时到蓝田小学了。

  方正小学是县城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学校,陈国新为何选择每天来回60多公里、到边远的蓝田小学任教?

  “因为蓝田小学是我的母校,现在我的孩子也读大学了,不用我操太多心,我觉得是时候为家乡做一些事情。看到这次交流的机会,我下定决心回到蓝田小学,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我所掌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带到蓝田小学,尽我的努力,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力量!”陈国新说道。陈国新的想法也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

  作为班主任,陈国新先在他的班级引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小学教育要着重树立好学生的仪式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老师要有更加敬业的精神。”陈国新说道。

  他先从细节抓起,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同学之间要友爱、上课发言要提前举手等。陈国新发现,每次上课铃响后,如果老师未到教室,学生们会相互之间讲话,为了培养孩子的课堂纪律,陈国新每次上课总是在铃响前提前到达教室,让学生们形成好的上课习惯。

  陈国新还在班级中倡导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班内一名男孩经常不能准时完成作业,学习状态不佳。陈国新引导班里的学习委员帮助他在课后完成作业,大家一起给男孩加油打气,提高男孩的学习自主性,一个星期后,男孩学习主动性大大提升,还主动找陈国新背诵课文。

  这一周,因儒洞中心小学南洞村教学点缺老师,镇里找到陈国新,问他是否愿意到南洞村教学点支援,陈国新爽快地答应了。这几天,陈国新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南洞村教学点,任一年级班主任,教一年级和四年级语文。“村里教学点只有34名学生,我带的一年级只有5名学生。今天一名小女孩因为感冒没有来上学,等下我要去联系一下她家长,问一下情况。”陈国新说道。

  “虽然班上只有5名孩子,但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要从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关爱。”接下来的日子,陈国新将在南洞教学点继续他的农村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