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独辟“硒”径 塘口镇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农业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塘口镇充分发挥土地“富硒”的自然禀赋优势,加快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在塘口镇竹迳村的一个玉米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地里忙活儿着,给玉米苗施叶面肥。基地负责人老廖是湖南人,他告诉记者,这片玉米地原来是一片丢荒田,他了解到塘口镇的土地富含硒元素,可以种出优质的、深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便专门从老家来到这里开垦丢荒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阳西县劲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廖日洪:我是湖南郴州的,来这里已经快五年了,在塘口差不多有两千亩地。因为塘口(土地)富硒,我们的玉米是水果味的玉米,(这里种的)比较甜,预计种500亩玉米,这一批大概过年前就可以收获。
镇村干部介绍,由于塘口的富硒土地种出的农作物营养价值比普通农作物的更高,更受市场欢迎,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农业种植大户来塘口承包土地,发展特色农业。这些种植大户不仅盘活了当地一大批闲置的土地,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塘口镇竹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殷小燕:我们村目前一共流转土地一千六百亩左右,因为我们这里的土地含硒比较高,种出来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为进一步利用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塘口镇将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促进特色的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
塘口镇农办干部 李超能:由于塘口这边富硒土地比较独特,所以很多种粮大户都来问有没有规模的土地流转,一旦有那些适合流转的土地都会给到种粮大户来种植,目前,塘口镇的闲置土地是比较少的,我们正在改良土地的种植条件,让它都能种上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