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90”后新农人陈龙舟—— 扎根农村 沃野逐梦
在乡村振兴的建设进程中,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奋斗者,他们拥有高学历,却甘心扎根农村,做一名农民。他们勇于创新,用科技的力量为农业赋能,在广袤的乡村挥洒青春汗水,成为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今天一起去认识一下阳西“90”后新农人代表——陈龙舟。
陈龙舟是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圣女果园地里教农户种植技术。今年是29岁的陈龙舟专职“种地”的第七年,多年的乡野历练,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沧桑和稳重。陈龙舟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大城市,但他积极响应号召,毅然回到家乡农村奋斗。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 陈龙舟:我是2016年毕业的,家里人祖祖辈辈好几代都是做农业的,所以想到回到农村。再加上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还有乡村振兴的建设,就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做一些农业方面的建设。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带着一腔热血回到故乡的陈龙舟,一头扎进了地里,但很快困难也接踵而来。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 陈龙舟: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什么都不懂,每个作物、每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技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就经常去学习,去华农、去农科院学习一些相关技术。
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陈龙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地里,虚心跟随老一辈的种植能手学习本领。传统农业结构单一、效率低,为了更好地带动当地村民致富,陈龙舟大胆引进新设备和新品种,通过先进生产设备与良种、良技、良法综合配套,数字农业和农文旅融合叠加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迪:他很有格局,很超前,有想法!毛豆、荔枝、释迦等等很多个新品种都是他引回来的,在网上卖了很多水果,他会利用高科技、现代化手段。
7年时间,陈龙舟从一名普通的“农人”转变为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项目经理。近年来,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拥有生产基地17280亩,辐射带动周边镇村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带动1000多户社员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在自己的家乡,陈龙舟怀着满腔热忱,和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深耕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了当地种植业的行家里手,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等荣誉。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 梁李杨:陈龙舟非常刻苦,乐于帮助别人,愿意跟他干,技术很好,有时候病虫害他一眼都看得出来,配了药以后就能马上治好,他手把手地教我们,这几年赚到钱,一亩地有三四万。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项目经理 陈龙舟:我的梦想是希望能够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种植、农产品加工、文化、科研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尽我最大的能力在家乡描绘出属于阳西人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