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溪头镇滑桥圩村骑楼,始建于明末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里保留了清代咸丰年间建筑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滑桥圩村位于溪头镇北面,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相传,古时候村边有一道石拱桥,常有戏班经过此地,雨天时载货的马常常因为地面泥泞而跌倒,故取名为滑桥。根据路口保留下来的碑牌推断,这条村庄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这条圩有多早无从考究,但是根据这个庙和那个碑,在咸丰辛亥年重建这个天后宫,证明这条圩做了很久,然后再重建这个庙。这个天后宫至少都几百年了。
村内至今保留了咸丰年代建筑风格的骑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通街都是青砖黛瓦,木倚楼兰。一般房子宽三五米,纵深10米左右,高度为两层楼,二楼为住所,墙体多是木板和木窗,也有青砖墙、木窗结构的。一楼为沿街商铺,商铺门口仍能看到旧时用于防盗的木栓门。据村民介绍,每到圩日,这里的街道甚为热闹。
解放前,这条圩的每家每户都会做生意,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有。三六九大圩日的时候,这里就会很热闹。当时这条圩是非常活跃的,有谷行、粥行、猪仔行、咸鱼行、咸虾行,什么都有。当时活跃这个农村的经济,这条圩起了很大的作用。
1969年,该地发生6.9级地震,多处房屋倒塌。政府便对这排骑楼进行了翻修,在楼道间修建了青砖墙以稳固楼房。到80年代后,滑桥圩成了当地的乡公所。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商铺之间的鹅卵石路铺成了水泥路,方便车辆行驶。时代变迁,不少居民都到外地务工了,昔日繁华的滑桥圩已变得冷落了。即便如此,当地居民依然渴望将这些骑楼好好保留下来,让后代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骑楼街市。
文字、视频:阳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