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阳西 > 旅游 > 旅游景点

塘口镇横山村:唤醒红色资源 风景引来钱景

发布日期:2020-07-22 16:04:07   来源:本网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横山村美丽嬗变,村民出门见景。

  走在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横山村,农村文化公园植被生机勃勃,草坪上摆放着充满艺术气息的农耕文化雕塑,老人在家门前悠然自得……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四年前,横山村四处是泥泞路,空有红色资源却无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的帮扶下,横山村以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为龙头,投资光伏和罗非鱼代加工项目,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景点+绿色生态”特色旅游线路,脱贫奔康的步伐铿锵有力。

  2019年,横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元,成功“摘帽”;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4元,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1元,220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率100%。


  激发动力: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2017年12月,横山村被列为第二批省定“红色村”。曾经的中共阳江县委横山小学党支部旧址泰安堡,通过修缮建设,成为了阳江市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教育基地。

  据介绍,1940年8月,中共阳江县委以战略地位重要的横山小学(泰安堡)为据点,建立了金横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横山小学党支部。党组织在当地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办农民识字班,开展统战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上级党组织“扎根农村”的指示精神,横山小学党支部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主张,开展革命斗争工作,使党组织在横山扎下根来。

  “虽然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但村子跟不上外面的发展,村民也苦于没有致富产业。”横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华清告诉记者,2016年,横山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22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

  作为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村”,在帮扶单位支持下,横山村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2018年,横山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建强“战斗堡垒”。

  红色精神的挖掘传承,激发了村里党员干部不甘落后的干劲。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一起分析贫困原因,商量对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带着村两委班子,走出去到珠三角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调研,寻找适合横山村的发展路子,强化脱贫“造血”功能。


  产业支撑:玉米为龙头富民兴村


  种植新品种甜玉米、发展光伏产业、入股罗非鱼加工项目、为贫困群众购置农机开展服务……一个个点子被提出来,经横山村党总支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反复讨论后,在村里变为现实。根据调研,横山村因地制宜发展一些有较好效益的项目,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019年,横山村整合100亩土地,打造甜玉米种植基地。项目投入16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7户163人加入种植基地享受分红,村集体和贫困户各享有一半的种植收益。横山村还组织贫困户成立阳西县金玉米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贫益贫机制,增加了村集体及贫困户收入。今年初,甜玉米丰收上市,尽管遇上疫情,仍然销路不断。

  “住进新房子,家庭有稳定收入。看着孩子勤奋念书,这日子美滋滋的。”横山村贫困户刘昌庚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出外打工领工资,还享受项目分红,每月收入近5000元。贫困户殷洪现说,他平时到基地帮工,每天可以领到120元报酬,之后准备跟随基地在自家土地上种植玉米,明年再增加一份收入,靠勤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以玉米产业为龙头,横山村不断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横山村组织全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9户共160人,加入长角水库光伏项目和广东顺欣公司罗非鱼代加工项目。其中,长角水库光伏项目入股金额136万元,去年分红21.6万元;罗非鱼代加工项目入股金额82.87万元,去年分红8.287万元。

  致富蓝图:串珠成链发展“红色游”


  走进横山村管辖的垌岗自然村,优美景色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村建得比一些城里的小区还好,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村民刘再良自豪地说。在建设美丽乡村之前,村中杂草丛生,一派破旧景象,村民纷纷往外跑。如今环境搞好了,村民都回来了。到了周末,不少县城居民也会驾车来到村里游玩。

  “这一片田地,我们计划流转过来,连片种植花草。”珠江航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谢仲健指着垌岗村一处高低不平如小梯田的土地说。垌岗村还有农耕文化展馆、清代名人故居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环境后,有望打造成阳江市乡村旅游的新名片。

  陈华清告诉记者,横山村重点打造万村、桐岗、大河车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提升工程,建设花园式村庄。现在,各村道路均已硬底化,驾车从一条村到另一条村只需10分钟。横山村打算整合所有资源,以泰安堡红色旅游景点为中心,串珠成链发展“红色景点+绿色生态”旅游。游客多了,村民可以从事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行业,在家门口实现致富。


  对话第一书记

  从脱贫迈向振兴 产业是最佳衔接


  羊城晚报:横山村如何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谢仲健:扶贫工作队来到横山村后,发现这里是一个没有集体产业的乡村。在帮扶过程中,我们先完善村里的交通基础设施,然后进行产业帮扶。甜玉米种植基地成功带动贫困户脱贫,其余村民看到成效后,也纷纷加入。可以说,扶贫工作队和横山村两委用行动增强村民致富信心,达到扶贫先扶志的目的。我认为,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效和谋划乡村振兴的最佳衔接点。横山村未来发展红色旅游业,更将持续为村民带来各种利好。

  数说成效


  ●2019年,衡山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03元,高于全省平均值11022元,户均收入比帮扶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投资1651万元对7个自然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投入681万元重点打造万村、桐岗、大河车3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投资350万元的车头岗大桥正式动工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