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阳西 > 旅游 > 旅游景点

阳西县旅游景点

发布日期:2020-07-24 10:35:49   来源:阳西县国土资源局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净业寺

位于阳西县西南部的大垌山麓,距阳西县城3公里。景区面积90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称大垌庵,后称净业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被毁坏,僧众还俗。阳西建县后,1988年重修。2005年重建。建筑布局大体为完整传统寺庙一正两厢的中国传统佛寺的布局,景区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景色景点,最大特色是景区内有两万多尊的缅甸玉佛。2004年,“垌山万佛”被阳江市评为“阳江十景”之一。

万佛塔

位于观音岭半山腰,距净业寺100米,为五台山妙空法师捐资所建。始建于2003年初,2003年底建成。塔高七层,占地1000多平方米。塔身全部由汉白玉构叠,塔身、走廊嵌2万个佛像浮雕,是大垌山一个著名风景点。

塘口古堡群

位于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境内,距阳西县城9公里。共有6个堡,分别为镇安堡、定安堡、周安堡、泰安堡、永安堡。古堡大多建于清代中叶,最早的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堡墙厚一般为1.2米,高7米,其作用为防匪寇。最大古堡为周安堡,占地面积达3万亩。现保存较为好的有永安堡。

清朝末年,社会混乱,盗贼蜂起,塘口地方群山环抱,盗匪为患尤甚。盗匪打家劫舍,民不安生。为防盗贼,塘口各姓宗族先后建起了周安堡(塘口陈姓)、泰安堡(横山刘姓)、永安堡(甶高刘姓)、定安堡(黄姓)、镇安堡(邓姓)及松竹书室(姚姓)等10多座城堡,以备盗匪来侵时村族男女老少进城堡避难。塘口古堡最早是刘姓泰安堡,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最迟建于民国初年。盗匪绝迹之后,古堡随之失去作用,泰安保于十九世纪四十年成为横山学校,周安堡五十年代后为地方政府所在地,至2000年只剩下泰安堡、永安堡、周安堡、定安堡、镇安堡松和竹书室较为完好。

忠勇祠

位于阳江市阳西县城区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方形,面积1389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建时,在祠前增建七贤书院。现存祠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保存较完好。

大洲村古村落

位于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境内,距阳西县城3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乾隆三十三年(1767)建成。总面积3500平方米,采用城堡与村落相结合的建筑方法建造。

文笔塔

上洋填南山海西北的南山岭上,建有一座文笔塔,据上洋桃氏《元始太祖谱牒》记载,“嘉庆十二年创建文笔塔。”据传,上洋在堪舆学上称为虾地,上洋对面有个酷似鹤形的小山叫鹤岭,“鹤嘴”伸向上洋,状如啄食,姚氏祖先以为不吉,乃建文笔塔,用意是扬起竹篙,把飞鹤赶走,使上洋永远是块风水宝地。原塔高9层,高10丈,因风吹雨打,年代更替,原塔已崩毁。后来塔是姚世俨(若恩)为纪念孙中山在1941年中重建的。新塔就原塔塔址,高7层25米,底周长21.5米,各层短檐围绕,青砖砌成、无门孔可入。其北面,基层碑刻“中华民国三十年五月六日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塔奠基”的字迹。次层嵌先生半身浮雕像,上刻“天下为公”四字,左右竖刻先生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据上洋村89岁老翁姚仁龄说,当时还想在塔对面渡头岭上再建一塔,成“双笔夹银银河”之局,由于仅集资30余万元,只够建一塔用。很明显,姚世俨建文笔塔怀有双重目的,既为纪念孙中山,又依《元始太祖谱牒》传说,以达“举杆惊凫培保风水”之效。1969年夏,该塔顶层遭雷击,今只剩下6层,塔高减少了3米,但塔仍坚固朴实,凝重庄严。伫立塔旁,俯瞰四周,一道石堤横在塔下,堤内良畴万顷,堤外碧波千里,东边河北港隔海相望,碧海融天,石山屹立,宇宙苍茫,荒草萧瑟,乱风乍起。抚今追昔,古今多少事,尽在不言中。

双鱼古城

双鱼古城属上洋镇,坐落在郎官山(龙高山)西麓,距城三十里许。它背靠崇山,前枕大海,与北津、海埌城遥相呼应。明洪武年间,倭寇常在沿海为患,朱元璋为加固国防,下令在东南沿海一带筑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安陆侯吴杰、永定侯张金来广东训练水师,是年,都指挥花茂奏请设立双鱼守御千户所(属神电卫),派千总马如龙率兵拒守,跟着建双鱼城。

双鱼城址原为岭墩,古城依山傍水,东有东门诸岭为天然屏障,四周有护城河环卫,西南为白石海,过去飞舟可抵双鱼城下,古城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城墙环抱其中,城堞呈梯形,外直内斜,底宽10米,上宽6米,高6米,乃砖石套红泥五层结构:城内外有砖、石二层,中为很厚一层夯土,城砖分三种,一长40公分,阔18公分,高10公分,这种砖体格大,质粗,为城脚砖;一种长40公分,宽l6公分,厚9公分。这种砖较多见,是用它砌筑城墙主体。这类砖多数印有“双鱼城砖”字样。还有一类较前两种砖稍短,长38公分,宽13公分,厚10公分,此砖大概用以砌成堞,质地特别硬。这些砖,重者40多斤,轻者也30斤左右。全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楼,城楼重檐庑殿,雕梁画栋,每个城楼设大炮一门,吊桥一座。十字街中心有一牌楼,该牌楼有四个出口,可通四门。千户所官署(官厅)设在城中枢线东北侧,为全城地势最高处。

双鱼城虽小,可庙宇颇多。城东有关帝庙、文昌庙、真宇庙,南有城隍庙,北有北帝庙,西有华光庙、五显庙。而最具特色的是文昌阁,据现存的《重建双鱼城文阁碑记》载云:“雍正八年,李庚戍,设丞署于兹,遂建阁于城之巽隅……”文昌阁,是当地最高文化的象征,分上下两层,上为一八角柱形塔,高约20米;下为庙宇,中立一菩萨,穿戴文官服饰,左右各有一执笔童子及捧墨仙官侍奉。

历史上,双鱼城最兴盛时期,曾住过二万多人,后几遭兵灾贼劫,人口锐减。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倭寇进犯双鱼城,是时,城内兵寡援绝,守城者乃弃城而奔,城遂陷,民众惨遭倭害。清,李积凤曾引兵据双鱼城,后兵败,双鱼城又遭了一次大劫难。

岁月沧桑,古城早毁,城内古建筑焚毁殆尽,只东、北面城墙残坦,犹依稀可辩,城内犹存两口古井、及石人、石狗、石鼓(石龟于1979年被人炸毁),可供人发思古之幽情,所剩的一门古炮,存放于阳江中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