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粥
阳西沿海乡镇,人们喜吃沙虫粥,它是一种独特海味小吃。阳西海边,盛产一种似蚯蚓的爬虫,长在沙地的叫沙虫,长在粘土地的叫泥虫。沙虫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活血散瘀、健肾扶阳的功效,本地人很喜欢用它们煮粥吃。沙虫粥开始是在家庭中流行,后来有人用它经营起粥摊,沙虫粥遂成为千年不衰的风味小吃。煮沙虫粥方法很是讲究。第一道工序是剖沙虫,去掉内脏。剖沙虫不是用刀,而是用一根二三毫米直径的木棍子,一头削尖,将沙虫整个翻转过来,阳江阳西称之为翻沙虫。这是沿海人的一种绝活,外人不懂翻,沙虫会僵死。所以翻沙虫动作要快要准。沙虫去沙之后,要用清水泡浸,再用佐料回镬一次,然后才将沙虫放进煮好的稀饭内,慢火煮十分钟,即可。
改革开放以后,沙虫这种海味被视为珍品,人们将它晒干,转销全国各地,让内陆的人也享受沙虫的美味。不过,用晒好的沙虫煮粥,其风味已大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阳西沙虫产地以溪头为最。溪头镇每年出售的沙虫干,产值约达二百万元。沿海一带村民,农闲时节,以挖沙虫为业,多者一天可获一百几十元,少者也有一二十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