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阳西县文广旅体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 工作安排狠抓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快文广旅体事业产业发展。现将阳西县文广旅体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力推进依法监管工作.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局党组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推进各项法治和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案。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把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究部署开展违规兼职、经商企业问题专项排查工作和研究部署开展全县党员干部参加封建迷信专项整治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通过读书班、学习研讨和党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等多种方式,并给每位党员配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论述精神和市委《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四是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心连心共富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师生主题活动,加强联络对接,协助解决所遇到的困难问题,9月12日,由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阳西县图书馆承办,塘口镇幼儿园协办的读书赏“阅”欢度中秋——2024年阳西县图书馆阅读分享会在塘口镇幼儿园顺利举办。同时认真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到沙扒镇挂点村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和协助指导典型镇村建设工作。五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网站、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定期对文旅融合点和粤书吧图书进行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规范;加强应对文旅市场舆情、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多方面能力。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继续夯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工程。加强县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增效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指导各镇做好综合文化站省第十次评估定级工作,成功创建了3个省特级站、3个省一级站、2个省二级站,实现了阳西特级站零的突破。2023年度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评价得分82.09分,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接近30名,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二是继续深入实施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工作,统筹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在保持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分馆的基本服务水平上,我局已打造包括粤书吧在内的7个新型阅读空间,覆盖城乡,突破时空壁垒,实现图书公共服务不打烊。三是继续抓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对馆站免费开放的工作要求,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指导和监督,健全和增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督促其健全基本文化服务项目,丰富活动内容,免费向群众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024年图书馆开设书法、象棋等培训班 133次,培训人次 4399 人次;举办展览 29次,观展人次达187850人次,其中送展览到基层农村 12 次;举办讲座 23 次,参与人次 1449 人;举办活动 112 场,参与人次34418人。县文化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17场(其中传统节庆(非遗)活动:38场、展览:9场、讲座:6场、文艺展演:64场),公益培训班215期、430课时,协办各类大赛6场;总服务人次达646226人(线下:146545、线上:499681)。县博物馆接待社会游客及各类展览观众46378人次,其中单位参观和社会旅游团体讲解接待43批次,“五一”期间接待游客881人次。四是开展我县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对我县31间旅游厕所进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成我县旅游厕所质量评定工作,对通过二类的旅游厕所统一挂牌,未通过的厕所则要求继续按照标准整改,确保厕所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服务品质有所改善,顺利推进旅游景区旅游厕所参与评定且完成达到60%以上的达标率。五是继续夯实我县群文创作工作。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我县文艺创作工作。切实抓好我县文艺创作,聘请专家教授现场指导我县戏剧创作和演出,完成戏剧类2个和曲艺类1个作品的报送任务。进一步增强创作团队的凝聚力,提高群文创作的水平,繁荣文艺创作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文物和非遗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相关工作。制定阳西县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布置和指导各镇和县博物馆开展文物安全隐患自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场所安全专项巡查行动。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文保单位进行围蔽,并邀请专家对抢险加固工作进行指导,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文物安全。完成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划定和公布,并把文物保护纳入我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体系。二是合理活化利用文物资源。指导业主单位加快推进中共沙扒特别支部旧址修缮加固和陈列布展项目,进一步打造红色教育展馆,目前该项目己开工建设;指导做好上洋镇姚宝光大屋修缮工程验收,推动布展工程方案设计工作。指导开展省文物保护单位泰安堡围墙修缮及保护性设施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落实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推动县级文保单位周安堡修缮工程,目前该修缮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审批程序。三是推进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我局成立普查机构,并组织相关股室、博物馆、非遗中心和各镇相关力量成立普查队伍并印发了《阳西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和《阳西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7月开始进行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截至12月,已完成7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实地调查,复查率100%。同时持续完善文物四有工作。完成1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标志牌更新;完成5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更新工作,公示牌已于12月初完成安装;开展2处市县级四有档案编制。四是加强非遗挖掘保护和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推进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完成第四批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增加代表性传承人48名,截至目前,共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14人。开展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广泛收集非遗线索,组织专家学者研判,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进行申报,形成拟推荐申报名单(共10项),现已完成公示。五是加强非遗传承宣传工作。积极举办各项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群众对非遗的认识,激发对非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中来。线下宣传方面,开展“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组织非遗墟市、非遗普法、非遗体验和非遗“搂大头狗”展演活动,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活动。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2024阳江市春节民俗巡游健步行活动和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宣传非遗文化。此外,阳西非遗传承发展也被《南方+》《阳江日报》等省、市媒体专版报道,更是登上了央视《乡村大舞台》国家级媒体平台,不断扩大阳西非遗的知名度,进一步擦亮阳西非遗名片。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推进
一是指导做好A级景区申报和整治提升。加强旅游品牌化建设,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聘请第三方编制月亮湾滨海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及创建国家4A级景区整治提升方案。指导边海红色展馆、程村红树林、横山红色展馆申报创建AAA旅游景区并成功通过验收。二是推进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根据省、市的工作要求,开展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已通过市局的验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策划“寻味阳西,悠游山海”夏季美食之旅和“冬季美食温泉康养之旅”,分别成功入选2024年广东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春、夏季主题)和(秋、冬季主题),均是阳江市唯一入围名单的精品线路;“红色踪迹 峥嵘岁月”红色线路入选市“粤游粤红-第二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推动我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田园休闲•温泉康养”暖冬之旅入选广东冬季自驾精品线路;阳西儒洞边海村入选为广东省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同时向市文广旅体局推荐陈迪、补建华、刘让修等人参加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推荐工作,指导参评对象整理参评资料;并协助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粤韵风华》和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工作人员前往阳西县织篢镇、沙扒镇、程村镇等拍摄乡村旅游宣传视频,进一步推广乡村旅游宣传。据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全年阳西接待游客180万人,同比增长10.7%,旅游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8.7%。
(五)文旅宣传和文化惠民活动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文旅宣传推广工作。在2024年中国(阳西)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大会、2024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和“绿美阳江·中国蚝都”2024程村蚝美食文化周等重大推介活动上派发《阳西县旅游资源手册》等宣传资料推广阳西文旅资源和本土特色美食。二是推进2024年阳西县旅游形象宣传工作。通过在高速路口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进一步提升阳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项工作目前正在设计效果图。三是10月6日开通阳西县城至沙扒往返免费旅游专线,大大地满足的游客的出行需求,不仅减少了游客的交通成本,还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可达性,从而提升了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感。四是积极推进“双百行动”工作。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开展了“2024年阳西县文化馆暑期公益性艺术培训班”“周末讲堂”和“阳西县非遗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立足阳西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文化等学科专业优势、人才智力优势,为阳西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结合不同的文化需求,打造细分、多元的群众文化线上线下活动。
(六)群众体育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结合8月8日“全民健身日”,广泛开展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科学指导开展乒乓球、篮球、广场舞等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同时,配合县新闻媒体对我县群众体育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报道,突出传播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形成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二是精心组织开展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在镇县铺开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三项体育赛事,并获得圆满成功,有效地推动我县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三是阳西县全县8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站获评通过广东省乡镇(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等级,3个A 级站,5个B 级站。同时开展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赛事活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成立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对全县人工游泳池、体育场馆和体育赛事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四是继续抓好县青少年体校建设。进一步健全体校各项制度,完善各项训练设施,推进校体教融合改革发展,积极落实体育苗子选材工作和运动员训练管理,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力。
(七)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一是积极推进阳西县体育馆项目建设,目前场馆主体和外立面已建设完成,正在开展室内装修和室外配套设施建设,力争2025年内该项目整体竣工投入使用;二是积极推进阳西县丹江老城片区旧圩街保护利用项目,打造本地历史文化街区品牌,目前已由县代建项目中心动工建设;三是积极推动阳西希尔顿温泉度假景区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将打造为粤西温泉休闲度假目的地;推动新墟镇东水竹里旅居小镇农文旅示范点项目及塘口镇广东乐美途榄根度假村项目建设,开发前海湾椰风海韵营地、携程度假农庄阳西红树林等项目,推动旅居养老、文化养老等产业发展。
(八)各项业务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结合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行动、开展“清朗”“剑网”、强化线上线下文化产品整治,严查非法违禁出版物,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加强了对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场所和旅游景区的规范经营、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禁毒、防艾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工作,落实了节假日值班值守工作要求,维护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安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执法集中检查126次,出动执法人员1852人次,检查网吧、旅行社营业部、娱乐场所、高危体育场所、广播电视、A级景区、印刷企业、电影院、书店、剧本杀、文物共513家次,其中联合执法检查30次,出动检查人员90多人次,重点检查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版权保护、宗教出版物等合计102家单位。双随机抽查文化旅游市场场所10家,未发现问题,约谈高危体育、旅行社营业部、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经营单位及场地单位累计32家,办结案件17宗,收缴非法出版物41册,没收违法所得5718元。调处12345平台投诉类44件,通过沟通处理化解矛盾,维护投诉人的合法利益,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域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能力。
二是抓好广电播出安全,加强了对“小片网”和非法卫星接收设施的整治,保证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确保电视信号正常。督促县融媒体中心做好三线整治工作,按照省广电局和市、县统一工作部署,做好宣传动员等工作,联合执法队不定期开展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整治工作达到成效。今年8月已经完成了应急广播试点项目建设,12月25日阳西县“智慧广电”融合发展建设项目(一期)-应急广播系统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力争在2025年完成我县应急广播系统项目建设。
三是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今年以来累计办理行政许可53件,其中,娱乐经营许可17件、营业性演出33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2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1条。按照《阳江市民宿开办指引(试行)》对旅游民宿开展排查及登记备案,已完成登记26家。
四是抓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检查行动,组织了各镇政府召开旅游安全工作会议,部署汛期、暑期旅游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持续加强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文保单位、公共文化场馆、广电设施等317家次,出动检查人员773人次,查出并落实整改文旅场所、文物建筑安全隐患81处,重点整改文旅场所防盗网、各泳场浴场急救物资、旅游安全等问题。做好旅游安全宣传警示提醒,在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公众号、新闻媒体等线上渠道发布安全出游提示,暑假期间印发了防溺水宣传手册1800余份,对沙扒镇、溪头镇8处野沙滩安装防溺水安全警示牌。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文旅专业人才缺乏,文旅融合程度不深。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滨海旅游为主,缺乏深度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部分文旅项目受限大、推进慢。受规划设计、用地、征地、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文旅项目建设有待加快推进。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档次不高。建设资金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馆八站”日常运营经费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工作运行存在困难。
(四)旅游监管力度有待提升。旅游监管面不断扩大,综合治理难度大,线上线下监管难度不断增加,法应急处置和执法受到一定影响。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下一年,阳西县文广旅体局将继续根据上级工作部署,落实各项工作职能。
(一)持续党建引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监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和监管工作,结合上级巡视、审计整改要求,切实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网站、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定期对文旅融合点和粤书吧图书进行管理。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初心,加强干部队伍和业务效能提升。
(二)持续整合资源,加强旅游服务能力。通过人才引进,进一步充实文旅队伍建设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的策划和研发,加快指导完成国家A 级景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民宿登记工作,推广生态康养度假、乡村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游客需要,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三)持续推进项目,加强文旅产品供给。积极推进丹江老城区旧圩街(文化街区)建设工程项目等文旅基础设施和前海湾椰风海韵营地、携程度假农庄阳西红树林等招商项目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投入,中共沙扒特别支部旧址修缮、泰安堡围墙修缮、上洋村姚宝光大屋陈列布展、塘口镇周安堡修缮和郑家康烈士故居(革命遗址)修缮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提升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水平,培育文旅品牌。
(四)持续提质升级,加强文化体育服务。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在达标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提质升级。继续支持开展文体惠民活动。将优秀文艺节目送进社区、基层,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和公益活动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组织开展2025年阳西县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和2004年阳西县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体育场地统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五)持续深化监管,加强综合治理能力。持续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特别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做好广电安全播出工作和行业领域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完善旅游管理机制,强化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旅游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及时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确保旅游行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