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1MB2C951987/2024-00004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3-12-30
名称: 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阳西县文广旅体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任务落实年”为契机,狠抓各项工作,加快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我局党组坚持集体决策、坚持“三重一大”的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分工负责、相互合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两个维护”,发挥党组统揽全局的作用,主动认领工作任务,靠前指挥,真正把党组的政治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于各项工作全过程。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我局始终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党性锻炼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坚持“学习”为第一议题和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坚持在支委会、党支部大会、党组会议、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入心入脑。不断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

  廉政教育,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党章党纪政纪等要求,反对和整改“四风”问题,自觉接受监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结合主题教育和谈心谈话提醒,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纪录片,到泰安堡、七贤书院、边海红色展馆等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在学、看、听、感、悟中接受廉政教育精神洗礼。四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五是夯实组织基础,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局党组坚持把党日活动开展得既有“党味”又有“鲜味”,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党史学习热潮。结合我局工作重点,每月开展富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党日活动,通过创文创卫和开展志愿活动、深入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提升党员党性。六是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规范干部任用程序。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选人用人纪律和程序,班子的分工、干部的提拔任用、人员分配都经过选拔任用程序和党组的讨论决定,从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扎实稳妥开展履职工作,推进文广旅体事业发展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跃升。一是夯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工程。加强县文化场馆提质增效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督促新墟镇综合文化站落实整改,加强站舍建设、规划建设功能室,健全和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巩固并提升文化站服务水平,新墟镇文化站已在省动态评估中顺利被评为省一级站,标志着全县各镇综合文化站完成了达标建设任务。二是夯实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我县实施阳西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以来,统筹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建立联合编目系统,实现文献统一编目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在全县8个分馆实现“通借通还”,打破“各自为阵”的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一体化配套服务效能和服务覆盖率,三是夯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和增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丰富活动内容,免费向群众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今年阳西县图书馆开展培训、讲座、活动、展览等活动共计341场次,受益人数达276418人次;文化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共119场,公益培训231期,达460课时,线上线下总受益活动达819196人次;博物馆开馆以来接待游客达53692人。四是夯实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根据省文旅厅对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的文件指引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打造了胶庠、南洞、石楼等一批功能设施完善、服务水平较高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五是夯实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根据阳文广旅体通〔2023〕10号关于印发《阳江市旅游厕所质量评定工作方案》和 《广东省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组织参加全市2023年旅游厕所质量评定业务培训班,完成对我县31间旅游厕所进行自评工作,强化问题整改,推动我县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提升我县旅游厕所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文物保护利用及非遗传承有新发展。一是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相关工作。将省级文保单位七贤书院活化利用为博物馆展馆,投入1300多万元完成七贤书院本体修缮和陈列布展,打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基地;投资400多万完成了泰安堡内古建筑刘氏宗祠的修缮工程,并成功申报为我县第二个省级文保单位,内部的刘氏宗祠目前已被修缮利用为党史展馆;同时持续开展阳西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工作,现已完成2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含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进行调整完善。二是加强非遗普查登记和非遗传承活动。在今年第四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我县新增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4个,遍布全县8镇,其中20个项目获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全市排名第一。同时,将非遗项目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韵”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文化振兴亮点,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器。

  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新提质。一是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挖掘和整合文物古迹、红色遗迹文化资源如泰安堡、姚宝光大屋、边海红色展馆等,策划了滨海风光海游、碧海蓝天乡村文化史迹游和双鱼城乡村文化游、蚝美食之旅、荔美阳西之旅等精品线路,其中滨海风光海游、碧海蓝天乡村文化史迹游和双鱼城乡村文化游纳入省级精品线路。“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串联鸡乸朗、双鱼城、月亮湾、渡头村、东水山5个节点)获批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加强文旅宣传。策划了“阳西十景”评选活动,发布了阳西旅游明信片,开设了“文旅阳西”公众号,推出了《周末游阳西》系列短视频,以新媒体的形式,从文化展示、旅游宣传、美食推介三个方面,立体呈现阳西的文化旅游工作,提升了阳西乡村文化魅力;三是群策群力为“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贡献文化振兴力量,串联儒洞、沙扒、上洋3个乡镇,打造儒洞镇边海村、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沙扒镇来福园村、渡头村,上洋镇双鱼城村、白石村等6个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节点,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加强旅游品牌化建设。指导月亮湾滨海旅游景区和阳西县七贤书院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同步推进月亮湾滨海旅游景区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整治提升。对接第三方编制月亮湾滨海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整治提升方案,加强招商选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滨海旅游发展,推动全县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96.6%,旅游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9.5%。

  4.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有新亮点。一根据省市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列入我县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长期动态观察我县国民体质状况。二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目前,全县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了所有行政村的100%全覆盖,实现了十五分钟内的“体育运动圈”。同时,将新建的阳西县体育馆打造成多业态融合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成阳西未来的新地标。三是全力抓好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建设和培训发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聘请国家级体育指导员对我县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培训,并对培训合格的270多名学员发放证书。截至目前,全县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超过1100名。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社区运动会”之象棋擂台赛、狮龙庆新春、老年人文体展演和五人足球联赛等一系列群体赛事活动;组队参加了广东省第九届风筝锦标赛、罗定象棋邀请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抓好县青少年体校建设。进一步健全体校各项制度,完善各项训练设施,加强体校的管理。大力发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努力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力,加大体育优秀苗子的培育工作。并根据上级的要求,开展足球领域的教育整顿工作,力促我县足球领域健康快速发展。指导各体育协会开展丰富多彩赛事。指导、支持各协会持续举办了迎春篮球赛、阳西足球联赛、贺岁杯羽毛球赛、春节象棋邀请赛等赛事,活跃了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氛围。成功举办阳西首届广场舞展演和“庆丰收,促振兴”乡村篮球赛,将全民健身活动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助推阳西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5.文化惠民活动有新景象。一是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形成品牌效应。举办“高雅艺术进基层”“双拥文艺晚会”“送戏曲下乡”等9项品牌活动,持续将优秀文艺节目送进社区、农村。二是提升文化免费开放服务功能,在“三馆一站”免费开展“三百工程”进基层之阳西县红色印迹书法作品专题展、文艺演出、非遗展览、楹联展览、图书借阅及电子阅览,在寒、暑假期和平时周末开设曲艺、舞蹈等免费培训服务项目,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深挖本土特色文化。我县各镇结合本土特色,相继举办了 “书村走公”“荔枝旅游文化节”“西瓜也疯狂文化节”,结合我县的山海文化和人文景观特色,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文体节庆活动中,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四是组织开展了“文化阳西半月谈”、“文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通过邀请名家或发动全县各类文艺体协会到基层和校园开展公益性文化培训班的方式,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6.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有新突破一是完成了阳西县古驿道示范段(上洋-溪头)建设工程项目并通过住建部门竣工验收工作,并于去年顺利举办了古驿道定向大赛,目前正在顺利推进阳西县双鱼城海防古道巩固提升工程项目。阳西县七贤书院(阳西县博物馆)和月亮湾滨海旅游景区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三是积极推进阳西县体育馆项目建设。现已完成总工程量95%,计划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训练馆的室内装修、体育设施器材安装,达到投入使用的标准,力争2024年2月完成体育馆、园建等建设内容,项目竣工验收。

  7.安全保障工作有新进展。一是结合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黄打非”行动、“双随机”检查等工作要求,加强了对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场所、泳场(池)和旅游景区的执法检查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安全。2023年,我局共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执法集中检查10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检査网吧、书店、旅行社、娱乐场所共400多家(次),双随机抽查文化旅游市场场所7家,均未发现问题,约谈场所2家,调处投诉3件,舆情1起,发放传单手册600余份,办结案件4宗。二是抓好广电播出安全,加强了对“小片网”和非法卫星接收设施的整治,保证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确保电视信号正常。三是抓好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对文化旅游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巡查暗访,开展对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指引和巡查,确保文旅场所和企业安全经营。

  8.重点工作部署有新推动。一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联系挂点村,协助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工作和禁毒等工作。做好创文创卫工作,督促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文旅经营场所逐一整改;全局领导干部深入网格区做通群众思想,卓有成效开展“六乱”整治工作。配合做好阳西县参加省级乡村振兴大擂台工作,助推阳西县挺进全省六强。四是贯彻落实《阳西县“干部深入学校一线,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工作方案》要求,对接挂点学校织篢凤地学校,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做好帮扶工作,与学校共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助力学校学生共发展。五是协助农业农村局筹办农民丰收节及“蚝美阳西”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六是举办征兵、送兵慰问海训部队系列文艺晚会,助推全县双拥工作开展。七是与县禁毒办、县教育局联合在阳西二中举办“秋季开学禁毒课”,推动禁毒工作纵深拓展。八是抓实推进“平安阳西”建设,营造阳西文旅行业平安有序环境。九是切实做好保密工作,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增强保密意识、提升保密能力,筑牢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的坚固防线。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免费开放和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丰富、提高档次,大型游乐设备和过夜产品较少,未能吸引优质客源和引导二次消费。

  三是部分文旅项目推进较慢。受规划设计、用地、征地、资金等因素影响,大泉山海等文旅项目建设有待加快推进。

  四是文旅专业人才缺乏。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力度和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阳西县文广旅体局将认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县委县政府步伐,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一)推进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完成县图书馆、县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工作任务,其中,县图书馆已获批国家二级馆,县文化馆“保二争一”(即保住国家二级馆,争创国家一级馆);8个镇文化站争创2个省特级站、3个省一级站、3个省二级站。

  二是完成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和完成开展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争取完成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文本工作。

  三是完成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

  四是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阳江山歌、楹联、曲艺、文化晚会以及非遗展演各项活动。

  五是谋划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和群文创作工作。

  六是依照国家和省、市工作要求,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调查机构组建、任务安排、业务培训、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等工作。

  (二)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工作

  一是推进月亮湾滨海旅游景区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整治提升。邀请第三方编制月亮湾滨海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整治提升方案,加强招商选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滨海旅游发展,推动全县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文旅宣传推广工作。组织举办、参加相关文旅推介会加大宣传推广阳西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阳西旅游形象。

  三是督促指导经营场所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排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隐患;联合属地镇政府加强“野景点”旅游安全管理,抓好重要时段、恶劣天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做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指导文化旅游经营单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指导符合条件的旅游民宿完成登记、申报民宿等级评定工作;组织申报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评定工作;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专才培养工作,提升旅游行业服务素质。

  (三)推进广电建设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制度,做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做好春节假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切实抓好日常及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工作。

  二是做好地方广播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和“户户通”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三是继续跟进应急广播系统、智慧广电平台建设进度,争取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四)推进体育工作

  一是做好日常检查体育设施检查工作和体育器材检查更新工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做好体育场地统计工作。发展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特别是“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是协助和指导相关单位、协会举办“公仆杯”“办公室杯”等赛事活动。同时积极承办、组织参加市级举办的相关体育赛事

  三是8月份开展体校学生优秀苗子选才、推进及招生工作,并利用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形式多样、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宣传。

  四是谋划2024年度第二届“庆丰收 促振兴”乡村篮球赛,谋划举办2024年阳西第五届运动会。

  五是做好202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和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测试工作。

  六是加强体校管理工作,深化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教育工作。推进镇体育指导站评估定级工作。

  (五)推进文旅项目有关工作

  一是谋划七贤书院(阳西县博物馆)的提质升级,完成周边环境配套工程(停车场、库房建设和环境提升),推动阳西县(博物馆)达标建设。

  二是完成丹江老城片区旧圩街保护项目(一期)前期准备工作,待专项资金落实后即可开展施工投标工作。

  三是组建阳西体育中心,落实人员配置,建立完善场馆管理及运营制度,保证阳西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的有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