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1MB2C951987/2022-00022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3-08
名称: 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报告及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1年工作报告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3-09  浏览次数:-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狠抓文旅融合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文广旅体事业产业发展,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报告及2022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党组织建设。

  一是抓好党建工作,切实把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党章党纪政纪等要求。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座谈、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做到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在推进“重点项目大干120天”行动、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上敢于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三是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了党员干部职工到儒洞边海红色展馆和泰安堡党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了“党史知识问答”等活动,把党史学习与局主题党日活动、履行职责任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相结合,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加强了我局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四是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建设阳西的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阳西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标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文化馆改造项目和文化馆功能室设备采购项目建设,大大地改善“两馆”办公面积和设施设备,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基本上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七贤书院(阳西县博物馆)主体修缮完成,博物馆布展采购项目已进场施工,已完成70%的工程量。

  (2)实施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工作。总分馆制建设已基本完成,全县建立起以县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文体协管员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建设5 个流动图书馆和1 个城区24小时自助书吧,2个粤书吧。

  (3)抓好乡镇文化站的巩固提升和整改工作。我县织篢镇文化站、儒洞镇文化站、塘口镇文化站在2020年的评估定级中荣获省一级站,程村镇、沙扒镇、溪头镇、上洋镇文化站荣获省二级站,2021年在巩固2020年评估定级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促进7个文化站提质升级,推动新圩文化站完成新站建设,建成织贡、儒洞、程村、塘口4个文化站和旅游服务中心融合点。

  (4)抓好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全县149个行政村(社区)基本都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目前共创建了43个省、市、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021年重点打造8个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打造亮点,通过三年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另外,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如新圩镇东水村、上洋镇双鱼城村、织贡镇鸡乸朗村等,利用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旅游服务(咨询)中心,推动文化旅游融合点建设。

  (三)抓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及非遗的发展传承。

  (1)抓好文保单位活化利用。一是完成七贤书院本体的修缮。利用省级文保单位七贤书院,推进博物馆布展工作,建设阳西县博物馆,将七贤书院打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基地。二是以县级文保单位泰安堡为主体,结合周边建筑,打造红色文化展馆和党建示范区。三是修缮县级文保单位姚宝光大屋,并结合阳西县双鱼城海防古道项目建设,将其作为阳西县海防文化展馆进行使用,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景点,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开展阳西县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利用织贡镇旧圩街进行改造,对旧建筑进行修缮,对圩街文化进行挖掘,建设阳西县历史文化街区。

  (2)开展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工作。我县共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2项(刀剪锻制、阳江山歌),市级非遗项目2项(书村走公、东水造纸),县级非遗项目2项(鲤鱼化龙、大㙟古村)。我局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通过非遗进社区、入校园等活动,不断扩大非遗项目影响力,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同时,开展第三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初步确定沙扒古法制盐等6个候选项目,现按程序开展评选工作。

  (四)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巩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成果

  阳西县在2020年底获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021年阳西总接待游客205.95万人,同比增长41%,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9.2%。我局围绕巩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立足资源禀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我局通过挖掘和整合文物古迹、红色遗迹文化资源如泰安堡、姚宝光大屋、边海红色展馆、农耕文化展馆等,共打造了7条乡村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点线连片的文化旅游路径。其中滨海风光海游、碧海蓝天乡村文化史迹游和古道文化游纳入省级精品线路。二是打造品牌沙扒镇被评为省旅游风情小镇省民宿示范镇,新圩镇东水村、织贡镇鸡乸朗村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三是项目带动。继续推动碧桂园月亮湾沙滩特许经营权后续工作,完善旅游配套,丰富文化旅游元素,提高旅游吸引力。加大力度推动大泉山海旅游景区和东湖温泉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四是做好签约旅游项目的落地前期工作。重点是项目的规划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项目的土地规模等。

  (五)抓好体育工作。

  一是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全县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并将监测结果列入我县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长期动态观察我县国民体质状况。二是加快体育设施采购工作,推进全县健身路径及体育设施全覆盖,2021年利用体彩公益金85万购买一批全民健身器材安装到全县52个健身点。三是抓好县青少年体校建设。结合巡察整改契机,进一步健全体校各项制度,完善各项训练设施,加强体校的管理。四是指导各体育协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工作,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大力发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努力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力,加大体育优秀苗子的培育工作。

  (六)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一是抓好“月月有娱·欢乐阳西”文化惠民活动,形成了品牌效应。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将红色优秀文艺节目送进社区、农村。据统计,2021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8场,其中线上5场;并且开展送书下乡活动3场,三下乡讲座1场。二是贯彻落实省、市实施“三馆一站”对外免费开放相关政策措施,提升文化免费开放服务功能,包括省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进基层之阳西县红色印迹书法作品专题展、文艺演出、非遗展览、图书借阅及电子阅览,在寒、暑期和平时周末开放曲艺、舞蹈、作文、棋艺公益等免费培训服务项目,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三是支持体育协会的发展,支持各协会持续举办了迎春杯篮球赛、阳西足球联赛、贺岁杯羽毛球赛、春节象棋邀请赛等赛事,活跃了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氛围。

  (七)推动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一是抓好体育馆项目建设和阳西方直大剧院项目建设,启动大剧院配套工程项目建设,体育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55%。二是做好文化馆改造项目、七贤书院本体修缮项目和古驿道示范项目的验收结算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古驿道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四是推进碧桂园月亮湾沙滩特许经营权后续项目的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大泉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东湖温泉景区、方直集团、龙光集团的上洋白沙湾签约项目等落地建设的前期工作。五是加快推进丹江老城片区旧圩街保护项目建设。六是做好图书馆文化馆总分管制采购项目和博物馆布展采购项目工作。

  (八)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一是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扫黄打非”行动、疫情防控、“双随机”检查等工作要求,加强了对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场所和旅游景区的规范经营、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落实防控措施、禁毒、防艾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工作,落实了节假日值班值守工作要求,维护文化领域意识形态安全,2021年以来,全县娱乐场所、网吧、景区等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二是抓好了广电播出安全,加强了对“小片网”和非法卫星接收设施的整治,保证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确保电视信号正常。三是抓好了文物保护巡查,为全县文物点配备了消防设施,打击破坏、非法贩卖文物的行为。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两馆”养馆经费不足,难以保障“两馆”日常开放和管理支出,免费开放和活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旅游服务设施档次不高,大型游乐设备和过夜产品较少,未能吸引优质客源和引导二次消费。

  三是部分项目推进较慢。受规划设计、用地、征地、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部分文旅项目招标和报建,拖延了建设进度。

  四是文旅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机构改革和压缩编制,文广旅体系统编制较少,干部职工的年龄偏高,由于我县仍是欠发达地区,对高端文化类人才缺乏吸引力,人员流动较快。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领导班子将带领干部职工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初心,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组织队伍、文化阵地建设,以坚强组织保障推动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抓好公共文体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在达标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提质升级,通过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构建我县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推进丹江老城区旧圩街(文化街区)建设工程项目。

  三是继续支持开展文体惠民活动。利用“月月有娱”、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品牌,将优秀文艺节目送进社区、基层,同时提高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和公益活动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四是筹办好群众赛事活动。要组织筹备好群众赛事活动,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传承本土特色文化和宣传展示阳西的魅力形象。

  五是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奋力推进阳西体育馆、大剧院、海防古道巩固提升工程、博物馆布展项目、总分馆制建设项目、大泉山海项目、碧桂园月亮   湾滨海旅游度假区项目等文旅基础设施和招商项目建设。

  六是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和节日的值班值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七是扎实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补齐软硬件短板,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大政策支持。

  八是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编制全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抓紧推进织篢镇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海防古道项目、姚宝光大屋修缮项目、周安堡修缮项目的建设,做好县级非遗项目申报搜集工作。

  九是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其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