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15723916251/2024-00085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4-06-04
名称: 阳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6-04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社局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牢牢抓住人才、就业和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精准施策保就业。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我县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提升,共促进城镇新增就业75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6人,促进创业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第一季度共发放补贴52.44万元。二是多措并举稳就业。通过积极开展南粤春暖“稳岗留工”等专场招聘行动、持续跟踪企业招工情况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组织开展企业用工返岗和劳动者求职大走访大排查等行动,全力优化就业服务,激活市场活力。第一季度线上线下共举办招聘会6场,参与招聘企业175家次,提供岗位5049个。三是拓宽空间扩就业。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自主创业,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就业的潜力,促进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四是聚焦重点促就业。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鼓励企业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见习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截至3月底,全县共开发见习岗位7个,组织见习9人。加大公益性岗位统筹力度,对通过市场难以就业的脱贫人口和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兜底安置。

  (二)职业技能培训平稳发展一是积极开展三项工程培训。第一季度我县共开展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377人次,其中“南粤家政”培训212人次,“广东技工”培训125人次,其他补贴性培训40人次。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开展5期技能培训班,共培训235人次。二是分类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受训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现持证上岗。2024年全县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能力证书48人次;支持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扩大社会培训评价机构评价规模,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县内共有社会评价机构1家,自主评价机构(企业)1家,正在推进县中职学校申报自主评价资质,已于三月份组织专家到现场审核设施设备,获批通过后可面向本校毕业年度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评价。三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审核技能提升补贴申请,第一季度共发放个人技能提升补贴63.84万元,惠及367人。

  (三)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根据《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城乡居民参保促进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的意见》(粤人社发(2023)39号)要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推动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引导有条件的城乡居民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鼓励有缴费能力的城乡居民进一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截至3月底,三大险种(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参保381502人,基金征缴合计14967万元,待遇支出合计12279万元,当期收支结余2712万元。我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1955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9413人(含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592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2542人〕、工伤保险参保39446人、失业保险参保20101人。二是落实城乡居保精准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协调财政、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社保等部门及时为困难群体参保缴费,协助60周岁以上特殊群体申领养老保险待遇。三是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已完成10个批次征地项目的征地社保资料组卷报审工作,分配征地社保资金406.7892万元,实名参保843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依法处理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2024年以来接受举报投诉案件34件,涉及人数151人,涉及金额785.2265万元;接收线上投诉件555件,其中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109宗,12345平台等428宗,信访系统2宗,上级转办案件16宗;共为26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96.0078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二是依法公正办理工伤认定案件。截至目前共收到工伤认定申请49宗,其中受理47宗,撤销申请3宗,不予受理1宗,正在等待补正材料0宗,认定31宗,不认定1宗,中止0宗,正在工伤调查14宗;2024年行政诉讼案件2宗、行政复议2宗。严格按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认真受理工伤案件,为群众维权。三是高质量完成劳动仲裁调解工作。2024年共收到仲裁案件99宗,受理案件77宗,不予受理案件22宗,涉案人数77人,涉案金额约120.99万元。已裁决结案8宗,调解结案51宗,调解率92.31%,结案率76.62%,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数。所有申请案件均依照法定程序审核,按照法律规定审理结案,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提升人事人才服务水平一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工作计划,我县拟招募23名“三支一扶”助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激活发展新动能。第一季度我局征集了我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计划,由县委组织部统筹,按人才引进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引才方案并组织实施。4月赴南方人才市场和贵州3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拟录用19人。三是持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今年省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我县拟招聘80人,我县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1名,公开招聘教师182名,均已完成笔试工作,拟于5月开展面试工作。四是积极做好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积极认真指导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职称申报评审的相关工作,2024年第一季度共审核专业技术职称申报305人次,其中,申报职称认定21人,职称评审284人。五是大力开展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申报宣传推荐和博士工作站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省人社厅2024年度在我县增设了“广东海珠子蚝业有限公司”、“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2家博士工作站,目前在我县设立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已达到7家。

  (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一是及时接收省、市下发的社保基金监督检查订单并做好核查工作,通过工伤保险专项检查及打击短期参保骗取失业补助金专项行动,全面完成社会保险“清数”行动任务,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对阳西县社会保险基金的疑点数据进行核查,通过登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查收疑点,并及时处理省市下发的预警信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疑点数据处理力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预警工作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创业方面。一是不同行业对劳动者吸引力差距大,就业不均衡。从相关数据来看,食品调味品行业人岗对比远超其他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食品类企业相对其他企业吸引力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其他企业招用机电类专业、文员类、一线生产普工的难度。二是我县劳动力流出多、流动性强,县外劳动力输入少。返乡就业人群多倾向于编制类、基层项目类、就业见习类等,直接到企业就业的较少,各行业企业均有反应存在不同程度员工流失问题。三是我县现有劳动力供求不匹配。各镇农业产业丰富,乡镇富余劳动力较少。我县高校毕业生等年轻劳动力较少,县内部分企业新鲜血液补充差,以我县五金刀剪行业为例,阳光刀剪、恒天达等均反映目前在职的多为老员工,年轻人不愿意到五金刀剪行业就业,永光刀剪反映自主培养的年轻员工流失率高,且部分企业工作时长较长,与劳动者意向不符合。

  )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一是有技能培训意愿和需求的劳动者人数降低,符合条件参加高级工以上等级考试的学员占比较低,培训机构招生存在困难。二是培训载体较少,我县目前仅有培训机构1家,自主评价机构1家,能够提供的培训工种有限,难以满足学员技能培训需求。三是企业参与技能培训项目的意愿不强。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校企合作等对企业的规模、实力有一定要求,企业的培训需求和我县现有的培训资源不匹配,部分工种有培训需求,但人数较少、工种分散,难以集中培训,进一步降低了校企合作的实施成效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一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推进难度大。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涉及被征地农民养老权益问题,部分征地项目存在已批未征、村民存在权属纠纷未领取征地补偿款等情况,导致部分征地社保资金未能及时分配。二是城乡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虽然近几年多次调整、增幅也比较大,但群众仍认为待遇偏低,缺少吸引力,特别是中青年群众参保积极性不高。

  )劳动保障监察方面。一是建筑工程项目欠薪案件调查工作难度大。工程层层分包、转包,工程款和工人工资款相互捆绑,如出现资金问题或结算问题,容易发生拖欠工资现象。二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不足。目前现有的专业执法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和劳资纠纷案件调处等工作需要。

  )人才引进方面。一是高层次人才招聘门槛较高,县区难以引进优秀人才。我县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难以留住人才。高层次人才认定和申请待遇所需材料较多,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申请时往往不只需要跑一趟。二是人才引进难度较大。县区发展空间较小,经济待遇较低,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大多选择在外发展。

  三、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一)就业创业方面:一是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加大“稳就业16条”等政策宣传力度,分群体分类别发布政策清单,逐项开展“看得懂、算得清、办得明”政策宣传解读,狠抓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落实,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降本减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加大对就业困难、贫困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分级分类帮扶,加大服务力度、温度和精准度,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三是保障重点企业用工。积极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强化供需对接。将我县企业招聘信息推送到阳春市、阳东区、信宜市等兄弟市县,通过当地职业院校、社会招聘等合理解决我县企业招聘问题,及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四是拓宽就业空间。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自主创业。推动“妈妈岗”等就业新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开发更多“妈妈岗”,促进育儿妇女就业。

  (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一是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面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组织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二是继续发挥“三项工程”领导小组机制及人社部门作用,拓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联合县内其他部门,加强与县委组织部、财政局、工信局、民政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沟通联系。鼓励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三是紧盯重点群体开展培训,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向镇村发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关工作目标,重点加强与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县妇联、各镇政府和村委会等部门的合作,利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四是加强政策宣传,推动企业探索培训新模式。鼓励培训机构、职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申报项目制培训、自主评价培训、五金刀剪合金材料项目制培训,多种政策直补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技师学院为代表的第三方参与,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不断驱动企业培训需求,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载体覆盖面。

  (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一是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和特殊群体的政策代缴费工作。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及政策宣传发动和督导检查工作。对全县特殊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参保、代缴社保费及协助60周岁以上老人申领待遇;二是做好征地项目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报批及征地社保资金分配实名参保工作。按照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我县征地项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方案听证、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对象的确定、征地养老保障费预存缴以及审核资料组卷送审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征地社保费计提标准,在项目获批后尽快完成资金分配参保工作,避免产生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四)劳资纠纷化解方面:一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充分发挥“一册三机制”制度。全面建立劳动用工实名花名册、落实交存工资保证金机制、落实农民工工资直发机制、落实“黑名单”管理机制;三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继续联合其他部门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重点到用工较集中、数量大的企业进行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法守法意识,继续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四是继续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工作。联合住建部门,落实按月支付工资、总结和推广农民工档案管理、施工现场维权公示等好的做法,疏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日常处理机制,以更有效的措施、更严格的监管来推动该项工作。




阳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