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西县交通运输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1007291947F/2024-00044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西县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4-04-24
名称: 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节假日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节假日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4-04-24  浏览次数:-

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节假日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为加强我县道路运输应急运力组织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行业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道路运输应急体系,以及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运力保障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县道路运输行业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能做好道路运输应急运力的组织、救援和保障工作,完成各项旅客、货物的运输保障任务,把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低点。

二、适用范围

(一)由于市场供求或道路通行条件变化等原因,造成道路运输运力不足或正常运力不能按时到位,影响旅客或重要物资安全、及时运输的情况。

(二)交通事故或超载等原因,需转运人员或货物的情况。

(三)因洪涝、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公路交通异常,严重影响道路客货运输的情况。

(四)政府指令性任务或国防交通运输保障等其他需临时调配动力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本部门应急预案,明确职责与任务,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的原则,开展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为加强我局节假日道路运输应急工作领导,我局成立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节假日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与分管道路运输的局领导担任,成员由局直属有关单位、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综合运输管理股,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道路运输工作的局领导兼任,办公室人员从局直属相关单位、股室抽调组成。

(一)县级道路运输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统一领导我县辖区道路运输应急救援行动。根据市交通运输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本级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和市交通运输局下达的应急运力计划,制定下达本县常备应急运力计划。将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应急计划分解到相关运输企业,并加强对应急运力的监督和检查。

2.负责启动县级应急预案,指挥和调配辖区内各运输企业应急运力参加本县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救援和保障工作。当本县应急运力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需要时,负责报请市交通运输局启动市级应急预案,从市内其他县(区、市)调派应急运力对口支援。

3.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和市交通运输局的指令,调动辖区内应急运力对口支援。完成当地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市交通运输局下达的其他应急预案和保障任务。

4.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定期组织道路运输企业和客货站场应急预案演练,督促指导辖区内道路运输企业、客货站场制定预案,加强对辖区内道路运输市场异常波动和各种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做好有关应急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运输企业道路运输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按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应急预案,并按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下达的应急运力计划,落实具体的应急车辆、驾驶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应急预案和落实情况应报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2.运输企业承运的旅客或货物因各种原因出现滞溜或不及时运输时,应及时启动本企业应急预案加以解决,当企业不能解决时,应及时报请企业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调派其他企业应急运力对口支援。

3.按照企业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的指令,调动本企业应急运力完成有应急救援和保障任务。

4.加强对本企业员工有关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有关人员了解本企业承担的有关应急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切实提高员工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

(三)客货站场道路运输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按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和站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站场的应急预案,联系落实相关运输企业运力作为站场后备应急动力,并报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2.站场因各种原因出现旅客滞溜或货物不及时运输时,应及时启动本站场应急预案加以解决,当本站场不能解决时,应及时报请站场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调派其他企业应急运力对口支援。

3.加强对本站场员工有关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员工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预案内容

(一)应急运力计划和落实

1.落实道路旅客运输应急运力计划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下达旅客运输应急运力要求计划,县负责落实5辆40座位以上的车辆技术善良好的大客车作为省应急运力车辆。我县从广东粤运朗日股份有限公司阳西汽车总站中筛选出10辆348座营运客车作为县应急运力。为确保应急运车辆和驾驶员的质量。应急车辆要全部经过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选调10名驾驶员符合驾驶大客车条件身体善良好的精干人员,并在春运前进行考试培训,使其能够适应春运工作的要求。

2.落实道路货物应急运力计划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货物运输应急运力计划要求,我县落实5辆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为县应急运力车辆。分别由本县5名个体车主选派5辆5吨以上的货车备应急使用。

3.应急运力有关要求

应急运力必须落实企业名称、企业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车辆号码、车辆座位(吨位)、驾驶员及联系电话,春运期间,应建立24小时全天候联络渠道,保证单位、企业、人员之间联系畅通。

应急运输车辆原则上只安排从事中、短途运输任务,同时,要确保应急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确保应急任务下达后,应急运输车辆能按预案规定到位,承担相应的运输任务。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及操作规程

1.应急预案启动

(1)当我县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道路或天气变化、车辆严重超载等各种原因出现大量旅客滞留或重要物资不能及时运输时,交通主管部门、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应逐级启动相应的级别应急预案,抽调当地应急运力和其他后备运力进行疏运。如当地运力确实不能解决时,应及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并申请支援。

(2)当发生危险品货物运输事故或装载原因需转运时,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救援,派遣人员赶赴现场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和企业属地的交通主管部门报告。接到事故报告后,交通主管部门应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当确定危险品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当地应急运力不能解决时,应及时向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并申请支援。

2.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1)接到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应急运力调度指令》后,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立即按指令要求调配应急运力并发放相应的“应急通行证”。

(2)执行应急运输任务的单位,在接到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应急运力调度指令》后,应立即对应急运输车辆和设备进行认真检查,保证车况良好,并按规定配备相应的驾乘人员和通讯工具,确保应急运输车辆按指令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3)执行应急运输任务单位,同时派出5辆以上车辆或设备执行同一应急运输任务时,应由车队队长带队;10辆以上的,由单位领导带队;20辆以上由运输管理部门领导带队。执行应急运输任务的车队配备通讯设备,保持通讯畅通。途中发生问题(遇到滞留、发生事故、物资泄露或受损、道路受阻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应由负责人及时向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4)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建立完善应急运输工作报告制度,春运、节假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当应急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按规定向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人员或物资滞留情况、运力供应情况和存在的缺口、事件的处置和控制情况、申请运力(功能、吨位或座位、数量以及注意事项)、当地道路通行和天气状况等。

五、应急资金保障

执行道路运输应急任务的车辆,应按照当地行业收费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具体原则如下:

(一)对执行疏运任务的,各运力请求单位应按实际售票额或配载费用的100%将运费结算给应急运力派出单位。对在运力调配过程中造成支援车辆放空损失的,由运力请求单位在《广东省应急运力调度指令》上签章说明。

(二)对执行转运任务的,实际转运费应100%交给应急运力派出单位;运费难以收取的,由运力请求单位在《广东省应急运力调度指令》上签章说明。

(三)对在应急运力调配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应急运输车辆没有运费收入的,在应急运输任务结束后三十天内,由应急运输车辆派出单位凭运力请求单位签章的《广东省应急运力调度指令》,报省交通运输厅,提出补助申请,其补助费用将按省交通运输厅统筹30%、运力请求单位支付70%的比例解决。

(四)执行省交通运输厅直接下达的应急运输任务或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在应急运输任务结束后三十天内,由应急运输车辆派出单位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要求统一报省交通运输厅,提出补助申请,有关运输费用由省交通运输厅全额支付。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加强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应急运力保障队伍,完善应急运力保障管理机制,落实应急保障专业人员,并加强对保障队伍的应急教育培训。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家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二)完善统计制度和应急物资保障。交通主管部门要建立应急保障所需的物资、运力、检修设备、专业人员储备等动态数据库,设计应急运力报送、调用以及应急运输证制作和网络流转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运力执行任务和费用测算统计制度,做好应急保障所必须的重要物资的合理储备工作。

(三)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交通主管部门要建立和落实道路运输应急运力保障专项预备制度,将应急机制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支持应急机制建设和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道路运输应急运力保障所需的经费。建立健全应急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加强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应急资金的专项管理和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通讯信息报告。建立准确、及时、快捷的突发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公布应急事件报告联系人员联系方式,保证准确、及时报送信息,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五)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道路运输应急组织机构应当每半年对应急运力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针对应急预案和应急运力开展一次预演,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相关应急预案能及时启动,应急运力能在规定时间到位。

(六)加强部门协调。交通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切实做好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

七、附则

本预案由阳西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