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阳西新闻

省报看阳西:山海阳西的“长寿密码”

发布日期:2024-05-15 07:30:06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图片

阳西山海兼优,康养旅游产业日臻成熟。任浩沿 摄

  图片

阳西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51.79%。任浩沿 摄

  图片

沙扒镇卫生院全力满足“候鸟”老人的就诊需求。赫鹏翀 摄

  图片

阳西首个长者饭堂在上洋镇白石村开业。许王荣 摄

  图片

富硒有机胭脂米被誉为“米中贵族”。受访者供图

图片

程村蚝个大味美,素有“海中牛奶”的美誉。任浩沿 摄

  作为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阳西山海兼优、环境宜人,拥有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蚝乡、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东省卫生县城等诸多城市品牌。

  截至2023年年底,阳西县有百岁及以上老人87人,占总人口的15.5/10万,超过“中国长寿之乡”11/10万的标准。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1138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0.73%。2023年,全县人均预期寿命为81.6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4岁。

  如今,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阳西正在积极创建“中国长寿之乡”,为广大“银发族”增添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阳西蔚然成风,康养旅游产业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外地“银发族”慕名前来探寻阳西的“长寿密码”。以创建“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阳西进一步促进老龄、文旅等事业蓬勃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寿乡”新名片 养老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阳西县把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列入《阳西县2024年高质量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阳西县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工作方案》和工作职责细化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创建工作。

  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将关心、关爱、关怀老年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对各年龄段的高龄老人每月按时发放补贴,免费向符合条件的患者送医送药。

  自2023年5月1日起,阳西为县域内60周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老年患者免费送医送药,患者可凭相关证明免费享受7种常用药物,2024年1月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免费享10种基本用药。阳西总医院方面表示,全县目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在管病人共2.7万多人,通过免费送药活动,能够让更多老年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升“两慢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2023年12月,阳西首个长者饭堂在上洋镇白石村开业,切实保障了当地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每天上午10点,上洋镇敬老院的厨房里就传来了阵阵饭香,工作人员为长者饭堂的老人制作好午餐,包括三菜一汤,菜品荤素搭配,然后将饭菜打包送到距离4公里之外的白石村长者饭堂。

  据了解,长者饭堂项目遵循公益性原则,为上洋镇政府兜底的老人及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午餐服务,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慈善捐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饭,对干净整洁的用餐环境、新鲜营养的菜品赞不绝口。

  如今,阳西老年人保障养老体系日臻完备,全县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间、“长者饭堂”6家,上洋镇双鱼城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目前,全县有养老床位1266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1013张,占比80%。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与各镇敬老院签订合作服务协议,保障提供医养服务业务,为长寿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构建了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健康长寿的兜底保障。

  在老年人优待和补贴制度方面,阳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老年人补贴有关政策规定,并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出台了《阳西县老年人优待办法》等相关政策,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达到了较高水平。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年按照360元发放;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年按照600元发放;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年按照3600元发放。

  生态环境优势凸显 绘就绿美阳西新画卷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山、海、泉、林、湖、岛、湾”皆优,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也为阳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增添了底气。

  据了解,阳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3℃,可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阳西一年四季草木常青,绿色也是阳西鲜明的城市底色。

  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阳西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提升。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1.79%,拥有2个自然保护区和4个森林公园。阳西拥有粤西第二高峰鹅凰嶂,以及东水山、桐油山等天然氧吧,还有程村湾万亩连绵红树林等“海洋绿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秉承着殷实的绿色“家底”,阳西正在加快推进绿美阳西生态建设,让生态综合效益惠民利民。

  近年来,阳西大力推进绿美阳西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县上下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推动绿美阳西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阳西。

  绿美阳西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包括: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2021年10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阳西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予以备案。在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中,阳西为广大群众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在家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郁郁葱葱的绿植,呼吸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走出家门即可与绿树青草亲密接触……

  如今,阳西打造了东湖森林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推进大垌山森林公园、南湖公园升级建设,加强生态治理修复,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开展“五边”“四旁”植树活动,引导全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爱林护林。

  2023年,阳西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总任务3.4万亩,打造2个森林乡村、1个绿美古树乡村,全年累计种树约55万株。今年以来,全县8个乡镇均成立了镇村绿化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示范带动,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县镇村绿化美化,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百千万工程”和绿美阳西生态建设,形成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良好局面。

  阳西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编制《阳西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随着绿美阳西生态建设不断推进,2023年阳西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总体良好,其中空气质量等级优的天数为266天。

  此外,阳西5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境内还有多处温泉资源,水中富含氟、锶、偏酸钙、氯化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阳西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40天,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自然环境。

  富硒土地“生金” 蚝味道健康又营养

  生态秀美、日照充足,是阳西的自然资源特色,也造就了健康又营养的“阳西味道”。依托优越的农业渔业资源禀赋,阳西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力构建从海洋、陆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硒是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营养元素之一,被誉为“生命的火种”,也有着“长寿元素”的美称。绿色食品以“硒”为贵,富硒土地是阳西的产业优势。

  阳西县天然富硒土壤占县域面积37.3%,获评全省第一块国字号天然富硒地块,建立了全省第四个天然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塘口镇有着全省首块由国家地质协会颁发的富硒认证土地,其中富硒有机胭脂米因其营养价值高、产量低,被誉为“米中贵族”。这种胭脂米为一年一造,统一销售价为每斤268元,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家住塘口镇同由村的刘裔期老人今年刚满100岁,但他仍然能够自己操持家务。同由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土地富含硒元素,刘裔期长期以来都食用当地出产的绿色农产品。目前,该村有80岁至89岁的老人108人,90岁以上的老人45人,百岁老人3人。

  坚持“硒旺山水·健康塘口”的发展理念,塘口镇积极建设桐油乐美途榄根度假村项目、怡景休闲庄园项目、“河谷田园”温泉旅游康养项目等,助力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蚝乡”,程村蚝是阳西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程村蚝个大肥美、滋味鲜甜、爽脆无渣,富含蛋白质、钙离子、铁离子等营养成分,素有“海中牛奶”“蚝中之王”的美称,丰富的有机物为人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西有近200年的养蚝历史,生长在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的程村蚝,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东省区域公用品牌。程村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里水域面积3500公顷,属“布袋”形海湾,湾内风平浪静、水流畅通,且咸淡水交汇,饵料生物丰富。

  红树林能够促进生蚝的生长,红树植物枯枝落叶凋落到潮间带,微生物把凋落物分解成有机碎屑和可溶性有机物,成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又可作为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食物。由于水质得到改善,当地海域所养的生蚝品质会更好。

  程村红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1.5万亩,其中连片面积近7000亩,是粤西地区除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外,国内仅存的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树林。“我们世世代代都感恩这片红树林,正是这片红树林孕育了红光村的养蚝产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财富。”望着眼前绵延不断的红树林,程村蚝养殖大户谢常升说。

  近年来,阳西大力推动程村蚝规模化养殖,成功创建了省级程村蚝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阳西县蚝产量6.1万吨,产值7.03亿元,从事蚝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带动上万人就业,蚝产业也成为响当当的致富好产业。

  在全力做好“蚝”文章的同时,阳西作为“中国调味品之都”,积极依托中国香谷(阳西)健康食品产业园这一平台,大力发展蚝油、蚝味生抽等蚝深加工产品,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一线实践

  “候鸟”老人阳西“筑巢” 康养旅游产业加速跑

  阳西地处南海之滨,冬季温暖如春,因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慕名前来“筑巢”。为此,阳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文化旅游优势,积极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为前来旅居的“候鸟”老人提供良好、温馨的养老环境。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之一,沙扒镇也是阳西滨海旅游的主阵地,月亮湾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冬季往往是滨海旅游的传统淡季,但从去年11月以来,这里陆续吸引了万余名“候鸟”老人前来康养旅游,也将旅游热度一直持续到“五一”黄金周。

  “我和老伴退休后,就来到阳西过冬,我们第一站就到了沙扒镇月亮湾,感觉这里的海景、环境和温度都非常好……”今年58岁的赵阿姨来自吉林长春,她和老伴都爱好旅游,退休后也去过许多地方游玩。

  由于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老两口这些年都选择“候鸟”生活,每逢冬季就前往南方避寒。“我和老伴也去过不少南方滨海景区,但还是觉得月亮湾好,而且旅居性价比很高。”赵阿姨说。

  “候鸟”老人之所以纷至沓来,得益于阳西近年来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擦亮“山海阳西·魅力无限”全域旅游品牌,使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随着“长住养老、旅居度假、短期康养”功能社区渐成规模,沙扒镇旅游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正在加快提升道路交通、文娱设施、社区服务、医疗保障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候鸟”老人纷至沓来也给当地社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2023年11月,沙扒镇月亮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永富介绍说,针对“候鸟”老人的康养旅居生活需要,月亮湾景区周边的民宿、旅游餐饮经营者积极设计和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月亮湾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较低的餐饮住宿消费,也在“候鸟”老人的朋友圈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沙扒镇通过引入共享单车,解决了旅游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有利契机,沙扒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站的基层诊疗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候鸟”老人的就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