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阳西县这项工作排名全省前列!
近日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通报了
广东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结果
其中
阳西县获得第一档第三名的好成绩!!
日前,阳江市自然资源局在阳西县召开耕地保护田长制动员会,组织各县市区到阳西县学习“田长制”优秀经验。
阳西县是全省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开展田长制的县。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耕地保护这一“国之大者”,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加强耕地保护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先行县建设工作,努力将阳西县打造成为耕地保护“田长制”建设全省优秀典型案例。 全面构建田长制工作体系 建立田长制组织架构。阳西县积极探索耕地保护工作机制,汲取各地耕地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相关耕地保护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镇级实施方案、成立镇级领导机构。全面建立县、镇、村、网格四级田长责任体系,设立县级田长5名、镇级田长136名、村级田长856名以及网格田长1528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好田长制工作保障。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实行每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一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通过通报、提醒、约谈等措施压实各级田长工作责任,并将“田长制”考核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统筹保障“田长制”资金,落实巡田工作经费,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经费,对耕地保护成绩显著的单位予以奖励,确保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网格化监督管理 加强管理系统和巡田软件应用。阳西县全面推广使用田长巡田APP,每周通报巡田完成情况,截至11月,阳西县巡田次数已超过9000次。优化耕地保护网格。在全省率先开展网格优化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促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尊重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打破村级的限制,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耕地就近集中连片,全县优化划分为1596个耕地网格。逐步提高综合监测能力。率先在沙扒镇组织田长试用省级田长制系统移动端(巡田APP),安装2枚铁塔摄像头和1架无人机,按耕地图斑边界生成“电子围栏”,不断充实基层耕地保护手段。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 设置田长制公示牌。阳西县完善巡田网格优化后,建成全县131个田长制公示牌设计制作与安装,按照《土地管理法》将永久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向社会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制定阳西县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方案,在耕地集中的地区设立了“田长制”公示牌,利用标语、横幅、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形式,加大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力度。多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会,促使各级田长掌握巡田APP使用方法。结合日常巡查执法常态化开展宣传,强化基层组织和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退休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巡查,把“自觉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基层党员带头、群众共同落实”的耕地保护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