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37台风机完成吊装
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经过项目各参建单位3个多月的接续奋战,终于在7月底圆满完成了全部37台风机的吊装任务,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了解到,在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克服重重挑战,破解施工难度,在施工管理和技术突破上都实现了多项创新。
粤电阳江青洲一海上风电场项目是全国首批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场址位于阳西县南侧海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0万千瓦,布置37台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青洲一项目选址在近海深水区,水位较深、离岸较远,海洋环境和施工的外部因素复杂,安装的又是全国首批11MW大容量风机,市场适用的船机比较少,大大提升了现场风机安装工作的难度。
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青洲项目部项目副经理 颜福裕:青洲一项目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水深约38米,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复杂,一年的施工窗口期仅有120天左右,这些都给项目施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海上作业的各种挑战,青洲一项目团队按照“一机一方案”原则,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和落实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在集约用海的同时降低了项目建设的工程量。所有参建单位众志成城,不断攻坚克难,历时三个多月,在7月24日圆满完成了37台风机的吊装任务。
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青洲项目部项目副经理颜福裕:一是创新性引用项目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实行海上施工可视化管理。二是24小时不间断监控海况和气象条件,抓住每一个施工窗口期。三是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难题,应用世界首座500kv交流海上升压站和全球首根500kv三芯交流海底电缆。四是积极锁定优质船机,我们引用“白鹤滩”“创力”等数十艘优质船机投入项目建设。
青洲一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输送清洁电能14.79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消耗约42.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4.13万吨,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助力广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粤电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青洲项目部项目副经理 颜福裕:接下来,粤电阳江海上风电公司将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深耕新能源发电产业,以打造精品工程和加强科技创新为抓手,积极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融合发展,助力阳江市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通讯员:周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