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阳西新闻

省报看阳西:打造双拥工作“阳西模式” 阳西六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县”

发布日期:2021-08-02 09:24:45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图片

每当遇到洪水灾情,阳西县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一线,及时转移被困群众,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在全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大会上,为模范退役军人颁发荣誉证书。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阳西县拥军慰问团,为部队官兵送上精彩纷呈的节目。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因及时获得帮助,阳西县织篢镇退役军人向阳西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赠送锦旗。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

阳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旷成林(前)带队,支援困难农户春耕生产。阳西县人武部供图

  7月15日,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率阳西县拥军慰问团开展国防“军事日”活动;7月29日,孙波、黄家新率队慰问驻阳江部队,组团到部队驻地慰问,向部队赠送慰问品。这是阳西县为进一步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双拥工作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阳西县是革命老区,历来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该县于1998年、2001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20年先后六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光荣称号。多年来,阳西县坚持把双拥创建工作作为讲政治、保安全、促发展的大事来抓,不断健全双拥共建机制,加强军民团结,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服务保障,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双拥工作服务保障体系。

  主动融入和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阳西县拥军慰问团开展国防“军事日”活动期间,孙波提到,阳西将进一步抓好全县的双拥工作,更加关心支持军队建设,为部队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作出阳西应有的贡献。这是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直以来,阳西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工程来抓,把支持驻阳西部队全面建设纳入阳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机关效能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为进一步深化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阳西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历年来,在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阳西县一直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畅谈军民鱼水情和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让现役军人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为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促进阳西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阳西县组织军地各方主动融入和服务阳西改革发展大局,勇于担当应对台风侵袭、疫情防控、抵御内涝、扑灭山火、安保备勤等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平安阳西、乡村振兴等活动。据统计,去年以来,阳西县先后组织发动驻军及广大民兵达3000余人次,参加入户排查、卡点控线、运输物资、防疫消杀、巡诊送药、修缮房屋、组织党建宣传等工作中。

  在抓实义务兵优待金的发放工作中,阳西县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拥军优属规定》相关工作要求,有效落实好义务兵家庭优待政策,更好地维护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营造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氛围。

  在共建中深化发展

  优美的歌声、干练的舞姿、璀璨的灯光……在阳西县拥军慰问团慰问演出活动中,舞蹈《勇往直前》《热血民兵》、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文明是最美的风景》、小品《神秘的包裹》、武术《卧虎藏龙》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节目中展现了军人本色、家国情怀和军民鱼水深情,也表达了阳西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在强化国防教育工作中,阳西县积极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干部的普法内容,每年组织各级干部开展军事训练活动,深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烈士陵园祭扫、邀请老红军讲传统、“一线”官兵现身话感受等实践活动,激荡各级党员干部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深切情怀。

  为加强阵地建设,阳西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学习教育,依托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亭、两阳武装筹备领导小组成立旧址、边海红色展馆、横山小学党支部旧址泰安堡等“红色资源”,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节日,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和社会群众等开展纪念活动,接受国防教育。目前,已投资5000多万元筹建县国防教育主题、森林、儿童公园,安排近500万元建设县革命军事历史展馆,近1.2亿元建设县国防教育基地与县委党校、县教师发展中心、县老干部大学、县消防训练基地“五合一”的重点项目,全力打造配套集成、功能多样的教场综合体,推动县域全民国防教育资源优势彰显、环境氛围浓郁。

  为树立典型榜样,继续发扬退伍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优秀作风,阳西县不断加强模范和优秀退役军人典型的挖掘、培树和宣传工作。近年来,共计表彰了10名模范退役军人和100名优秀退役军人,不断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与此同时,大力宣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永利的先进事迹,用优秀典型引路,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县上下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

  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在阳西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每天都有退役军人前来询问事项,寻求解决诉求的方法,该中心工作人员每一次都会耐心解答,解决疑惑……这是阳西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成立两年来,每天都能看到的场景。

  多年以来,阳西县切实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关键在于把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做实做深,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

  为保障双拥工作落实到基层,阳西县坚持以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推动拥军优属政策落实到基层一线。积极按照“五有”标准,阳西县先后投入了近100万元,高标准建成8个镇、149个村(居、渔)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其中,阳西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被评为5星级,沙扒镇和程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3星级。常态化对优抚对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充分发挥镇、村级服务站的距离优势。

  在推进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援助工作中,阳西县完善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援助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给予援助帮扶。阳西县积极做好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和抚恤工作,保障广大优抚对象待遇有效落实,于2019年及时足额下达兑现各类优待抚恤资金1749万元;于2020年发放12289人次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约24343.3万元,发放24723人次优抚对象临时物价补贴307.6万元,缴纳1498人次医保57.9万元,切实做好帮扶关爱工作,增强退役军人幸福感获得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阳西县不断强化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工作的资金政策扶持,探索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战略合作。

  除此之外,一系列暖心活动正在不断上演……在“关爱功臣送医送药”活动中,阳西县共为部分优抚对象开展了两次送健康活动,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关爱之情,切实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在开展退役军人伤残人员证件换发工作中,工作人员主动与退役军人伤残人员联系,明确换证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共换发证件93个。此外,为营造尊崇军人良好风尚,阳西县大力开展送光荣牌、送立功喜报、送慰问金的“三送”活动,近几年共为全县9000多户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悬挂光荣牌,及时为10余名立功受奖官兵家庭送达喜报。

  接下来,阳西将继续履行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力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营造爱军拥军的浓厚氛围,共同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新篇章。

  人物

  阳西县人武部政委旷成林: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全力支持地方发展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民子弟兵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沿;河南暴雨灾情发生后,子弟兵闻讯而动奔赴救援一线。在无数无私奉献的军人中,也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阳西县人武部政委旷成林就是其中之一。

  自2018年2月,旷成林从武警韶关支队调任人武部主官以来,在他的带领下,阳西县人武部连续3年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练兵备战先进单位”“新闻舆论工作先进单位”等。与此同时,旷成林个人被省征兵办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被军分区表彰为“人武部建设先进个人”,还曾4次荣立三等功等。

  2020年,阳西县第六次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县”,这也与旷成林在双拥共建工作中的努力密不可分。“事业心强、能力突出、口碑极佳。”说起旷成林为人,驻地群众、战友同事如此评价。

  旷成林注重加大阵地建设,2021年县人武部协调财政投入了246万元修缮办公楼及公寓房,同时加强营区政治文化氛围营造,设置了“十大英模”、展板板报等灯箱,建设“党旗红”党建项目、军事长廊、文体活动中心、阅览室等。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前来检查指导,对阳西县人武部给予肯定。

  在旷成林带领下,阳西县人武部组织军地各方主动融入和服务阳西发展改革大局。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发动驻军及广大民兵,有力支援了地方抗疫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不是一家单位、一座城市的事,而是全国范围的总体战。”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旷成林带队深入基层了解镇村抗疫的困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地方政府抗疫。

  近两年,旷成林还多次协调各方,努力提升全县应急力量联动响应能力,在近年来的防台风侵袭、扑救山火等任务中,赶赴一线坐镇指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上用心尽责的旷成林,却难以兼顾家庭。旷成林从军将近30年,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极少,唯一的儿子只能从小送回老家让母亲带。但面对工作和家庭无法兼顾的困难,旷成林表现出异常的坚定,“每一名军人都面临这些困难,我们军人的职责使命就是要无私奉献、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