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阳西新闻

阳西“她”力量丨“巾帼之花”在奋斗中绽放

发布日期:2021-03-13 09:17:48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图片

姚雨晴。受访者供图

  图片

陈小群。受访者供图

  图片

阳西总医院护理部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她不改初心,用自己的方式服务社会;她不屈不挠,另辟新道助力乡村振兴;她们建巾帼功业,扬税务风采;她们与时间赛跑,展战疫英姿……心有热爱,至善至美。在阳西有这么一群女性,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绽放出了不起的“巾帼之花”。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阳西各行各业中的巾帼奋斗者,从她们的故事中,感受阳西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温暖且有力的“她”力量!

  阳西县同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姚雨晴:

  带头创办8个公益项目

  从创立协会到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从遭受冷言冷语到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姚雨晴坚守在阳西志愿服务事业一线8余年,为协会和社会的发展默默奉献。

  协会会员达700多人

  同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只有3个人,经费缺乏,开展公益活动时更是举步维艰,甚至遭受过别人的冷言相待,被认为公益活动是出风头的举动。但姚雨晴从不因此而动摇,她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同心善举、服务社会”这一理念,用心撒播爱心和文明,终有一天公益活动也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会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协会会员达到700多人,其中注册会员400多人;协会被评为市县优秀志愿团队,其中多个公益项目被评为优秀志愿项目……几年来,协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姚雨晴作为会长,相继当选为阳江市第七届人大代表、阳西县第七届政协常委委员、被评为阳西县第二批县管拔尖人才、阳江市“三八”红旗手,近日,她又被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

  她深知,正是以实效感染人,以真情打动人,协会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并吸引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发展到如今700多人的大家庭。“同心伙伴来自社会各个行业,有单位部门的领导、基层干部、老师、医生、个体户、企业员工、家庭主妇、在校学生等。大家同心同德,服务社会,志愿前行,为阳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姚雨晴说。

  组织各类公益活动809次

  “单凭一些小打小闹的活动,难以取得较大效果,实现不了协会存在的价值。”在开展公益事业中,姚雨晴深深感受到,必须根据形势的要求,创立品牌公益项目,按照既定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付之实践,使同心协会公益活动开展形成立体化、多样化效果,尽可能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如何树立品牌?姚雨晴为此花费了一番功夫。

  她带头创办的“同心圆梦·帮助困境学生”项目,分别对溪头、程村、新圩等镇共50多名学生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读书、生活问题;“孝行天下·同心敬老”项目会不定期到阳西县乡村探望50多名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给老人送去慰问金、生活物品,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反校园欺凌·同心护蕾”项目联手深圳阳光服务中心以及阳江律师,通过课程宣传法律知识、反校园欺凌知识,旨在解决和防范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在她带头创办的8个公益项目中,同心私房菜·孝行活动、安全公益学堂项目被评为市县优秀志愿项目。

  通过创办项目形成平台,每一件公益善举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在她的带领下,同心伙伴全力以赴,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担当、爱心开展志愿活动,把爱心阳光洒向阳西的每一个角落,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公益事迹和先进个人。其中,同心志愿者协会中就有28人被评为市县优秀志愿者。

  成立至今,同心志愿者协会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共809次。

  阳江市宏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小群:

  为乡村振兴贡献“大力”

  辞去银行职员的安逸工作,投身市场大潮,经历过失败,又在原地重启事业,并为脱贫事业竭尽全力……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真实地发生在一位巾帼女企业家身上。

  开启与“牛大力”的缘分

  创业初期,陈小群怀揣着梦想和四处借来的几十万元,在3个月内匆匆种下了200多亩的佛手果苗。然而,到了该开花结果的时候,果苗罹患上了黄龙病,全部报废。“真金白银投入的130多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吗?”望着眼前的苗木,陈小群欲哭无泪。

  难道农林种植之梦到此中断了吗?不服输的她在那段时间,不停地查找资料,了解了大量的农林经济作物种植知识,最终她锁定了牛大力。

  有了明确的方向,陈小群立即行动。2013年春节刚过,她用20多天走遍了粤桂赣黔滇五省六市的8个牛大力种植场,现场考察牛大力种植管理技术。多次往返广州、普宁等地的药材市场,深入了解牛大力药材市场的需求行情。清明刚过10天,她就在阳西县程村镇种下了自己培育的50亩牛大力。

  在经营管理好自种的种苗的同时,她利用自身的经验技术,发动了多个有经济条件的亲友栽种牛大力。在此基础上,本着“共同富裕”的理念,陈小群多次深入农村,宣传推广牛大力种植技术,拓宽牛大力购销渠道。与此同时,她联系多个村集体和农户,牵头成立了阳西县远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立足本地,面向全市向农户、村集体提供种苗及栽种技术。

  产销基地规模初显

  几年后,牛大力种植基地发展到了2000多亩的规模,并具备150亩的母本培育基地,200亩的苗圃基地,300多亩的种植培育基地,累计每年可繁育牛大力900多万株。与此同时,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一个1.5万亩的牛大力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在地方政府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牛大力购销的自然规律,建成了一个1800多平方米的牛大力初加工厂房。内有牛大力初加工生产线一条,再加上1500平方米的晒场,250平方米的冷库,1200平方米的仓库。形成了一个可以年产加工3000多吨的产销基地,成立了阳西县宏伟牛大力产业化示范基地。

  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该基地于2015年6月获得省农业厅授予的“广东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16年12月获得省林业厅授予的“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7年获得阳江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称号,2018年被省妇联和省农业厅命名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而陈小群本人也于2018年被评为阳江市“三八”红旗手,近日又获得了2020年度“全国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带动农户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她积极与珠海市横琴区精准扶贫办协商,签订了牛大力种植项目合作协议。由此,建档立卡的农户扩充为合作社成员,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家户”方式,赊销种苗,按量分红。合作社又以农户名义向珠海市横琴区精准扶贫办贷款作为本金入股,然后将贷款集中转给企业使用,由企业按比例给低收入人口还本付息,实现了农户不出资,不承担风险的“搭车”致富。

  免费为低收入人口提供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专业书籍借阅、牛大力信息服务;邀请专家对低收入人口的牛大力园进行评估、技术托管、物资配套,协助销售;牛大力种植园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劳务承包,让低收入人口既能学到牛大力生产、管理技术,又能获得劳务报酬……公司依托现有技术团队和信息资源,无偿为农家户的牛大力种植工作提供“保姆式”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还通过科技脱贫,带动低收入人口脱贫。

  “乡村振兴”行动开展以来,陈小群又配合当地的妇联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巾帼在行动”活动,让当地的妇女到牛大力基地参观学习。并在中国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闭幕之后,在基地开展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的宣讲活动,让当地的妇女群众了解到最新的妇女工作信息。“我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振兴工作多作贡献。”陈小群说。

  阳西总医院护理部白衣天使:

  苦累留给自己 安康赠予他人

  在阳西总医院,有一群“白衣天使”,把苦累留给自己,将安康赠予病人。这群来自阳西总医院护理部的“白衣天使”中,女生占到98.2%,正是她们,托起了阳西护理工作的一片天。

  防控疫情挺身而出

  疫情防控期间,阳西总医院对县内各高速路口以及其余站点共派出医务人员421人,开展防疫工作共10757次。2020年2月8日,护士陈媛媛在当值防疫站点执行工作任务时,不慎被撞伤,在身体康复后,她立即重返岗位继续开展防疫工作。

  与此同时,阳西总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响应省市县支援的号召,罗浓伟、姚艳萍(女)、赖冬梅(女)等3名代表驰援武汉;谢俏华、冯春霞等10名代表,前往广州白云机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疫情面前的挺身而出,充分展现出阳西总医院,特别是护理部医务工作者的勇气担当。

  “传帮带”提升护理水平

  截至2020年底,阳西总医院护理部共派出44名护理人员到其他成员单位担任骨干,开展全方位帮扶,带教基层卫生院和县直医院护理人员约1800人次。

  同时,还派出护士到村卫生站担任家庭医生签约助手,协助村医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和家签服务。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进了医疗业务、护理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快速成长,提升医共体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

  罗浓伟、姚艳萍、赖冬梅荣登健康中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英雄榜》,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被评为“先进标兵”“湖北省抗疫最美逆行者”;罗浓伟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姚艳萍、赖冬梅被评为“阳江市最美护士”,荣获“广东省护理学会新冠肺炎抗疫荣誉证书”;谢俏华等10人获得参加广州海关疫情防控纪念证书;多名护理人员被评为“阳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个人”;护理部主任刘铭洁代表阳西护理团队获得“全省工会关爱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一对一志愿者称号”……

  2019年11月,阳西医共体建设获评“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2020年6月,阳西医共体建设案例入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20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020年8月,阳西医共体建设在“寻找县域医共体实践价值案例”征集活动中被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评选为“服务体系建设先锋奖”;近日,阳西总医院护理部荣获2020年度“全国文明岗”称号……

  一个个光荣的称号,都是对阳西总医院及护理部的充分认可。

  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巾帼文明岗:

  244个涉税事项

  全程网上办

  在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她们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宗旨,以“建巾帼功业,扬税务风采”为目标,锐意进取、自立自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用心服务纳税人上积极作为,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上奋勇争先,用奉献精神为神圣的税徽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敬业之歌。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近日,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无惧风险投身防疫一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关键时刻,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女干部们无惧疫情,挺身而出,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办税安全,她们每天提前到岗对办税大厅进行全方位消毒,引导纳税人分流办税,实现出入通道分开、前后台隔离,力求让办事群众更安心。

  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她们勇于担当,轮流值守,在疫情防控期间提供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无休办税服务,引导纳税人错峰办税,给纳税人带来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

  为更好地配合地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们主动请缨,积极加入“党旗红”党员应急突击队,深入防疫一线服务。“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团员,我也要报名参加。”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创新服务获纳税人好评

  “太方便啦!之前去办税大厅办业务既花费大量时间,又担心聚集性风险。现在税务人员主动辅导我们网上办税,在家几分钟就能搞定了。”通过电子税务局办完涉税业务的企业会计人员高兴地说。

  疫情防控期间,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全面推进“非接触式”办税,244个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积极引导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在这期间,女税官化身“话务员”,组建巾帼文明服务队,主动提供贴心导税咨询服务,想方设法解决纳税人涉税难题,用行动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而优质用心的纳税服务也赢得了纳税人的充分肯定,“话务员”们获纳税人赠送的“爱岗敬业,为民解难”锦旗。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在繁重忙碌的前台征收工作之余,女干部们也不忘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截至目前,全体女干部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此外她们还主动参加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工作中,女干部们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老带新”形式主动与新进税务干部结成互助关系,共同进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新进人员进步迅速,并在岗位上做出了良好的成绩,荣获阳西县政务服务中心文明服务标兵等称号。

  “我们想方设法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交流阵地,鼓励年轻干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打造一支党性强、业务精、服务好的税务铁军。”阳西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局的干部关爱室设置了专门的学习园区,提供各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书籍供年轻干部学习交流。

  ■数读

  为妇女“两癌”免费检查

  连年来,阳西县妇联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妇联工作任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妇联组织改革,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开展特困母亲家庭帮扶活动、特困母亲家庭助学活动,联合阳江市妇联,对27名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子女考取大学本科以上的大学新生进行援助,共发放援助金32500元。

  ●在积极配合实施广东省妇女“两癌”防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组织农村35-64岁妇女参加“两癌”免费检查服务。联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阳西分公司,为全县4500名低收入妇女免费购买“两癌”健康保险。截至目前,累计为22620多名妇女实行“两癌”免费检查。

  ●配合乡村振兴计划,全方位开展城乡妇女增能增技培训工程,培训妇女约5500人次。近3年来,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巾帼文明岗1个、市级巾帼文明岗9个,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人获得“广东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荣誉称号,9人获得市“三八”红旗手称号,3个单位获得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引导各行业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