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阳西新闻

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将重点推广阳西总医院改革经验

发布日期:2021-02-15 23:12:40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2月7日

广东召开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

部署2021年卫生重点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

要推广阳西总医院改革经验

微信图片_20210215231413.jpg

  二升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县级医院门诊诊疗量、住院服务量分别增长17.2%、57.6%;卫生院门诊诊疗量、住院服务量分别增长2.7%、25.8%;三、四级手术量占总手术量增长159%;门诊诊疗病种由3871种增长至6405种;住院诊疗病种由3327种增长至4527种。

  县域内住院率提升。县域住院率增长11.5个百分点。

  二省

  一是医院运营成本节省。总医院药品和耗材支出占医院医疗总收入,由改革前55.41%降至2019年42.29%,医院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是群众看病费用节省。2019年医共体公立医院人均门诊费用比全市公立医院平均费用节省了57%,人均住院费用比全市公立医院平均住院费用节省了40%。

  双满意

  一、群众满意。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群众满意度达标,总医院每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在97分以上。

  二、医务人员满意。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50.8%,医务人员个人技术能力提升;新增10个临床医技科室,为医疗骨干提供晋升机会;总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由改革前的36.6%升至改革后的45.3%,县直医院医务人员年均收入增长 109.7%,卫生院医生年收入增长41.2%,村医年收入增长140%,待遇明显提升。


合力共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阳西医共体建设获初步成效,关键在于政府提供保障、各部门积极配合、对口帮扶技术支撑以及医院协作、共建共享。

  一、政府担当,提供保障

  主官挂帅。阳西党委政府亲自挂帅,把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为改革工作把方向、定基调、作保障。

  出台配套政策。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配套政策文件,为医共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投入。2016年至今,省市级政府对阳西县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约4.5亿元,县财政共投入7.43亿元用于医共体各医院设备设施建设。

  

  部门配合,放权赋能

  组织、人社、发改、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放权。

  三、对口帮扶,技术支撑

  上级医院对县医院“技术输血”。目前,总医院与省级11间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二十多名帮扶博士长期驻点总医院。

  县级医院为卫生院“技术造血”,达到强基层治小病的改革目标。

  县医院和镇卫生院给村卫生站提供“技术保障”。为村医安排有经验的县医院或卫生院医生以导师身份到各村卫生站带教,同时为服务量较大的村卫生站配备流动护士,免费为村医提供远程智能心电诊断设备及诊断服务。

  

▲广东省骨科医院帮扶专家廖坚文查房

  

▲阳西总医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联盟

  四医院协作,共建共享

  (一)组建“一个家”。按照“一家人、一盘棋”的理念,整合阳西县三家县级医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儿医院)、8间镇卫生院和220间村卫生站组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二)盘活两盘账

  在省医保局大力主动支持下,阳西被定为广东省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唯一试点,医共体总医院统一进行医保资金总额包干。

  总医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对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公卫资金由总医院统筹分配。

  

▲2019年8月6日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会在阳西召开

  (三)织好医疗服务网、客户服务网、区域信息网三张网。据了解,目前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区域内统一信息网,实现医共体内所有医院医疗、公卫、医保信息互联互通。

  (四)搭建检验检查共享平台、临床医疗共享平台、物资保障共享平台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共享四个平台。

  

阳西总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五)阳西总医院内设“1+8”管理机构。对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实行行政、人事、业务、药械、财务、信息、后勤和医保支付“八统一”管理,医共体内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