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篢镇太平村礼竹坑自然村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村道硬底化建设一期工程的完成,村民对二期工程建设也充满了信心。”阳西县织篢镇太平村礼竹坑自然村村民王汝团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改变落后村貌,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为把家乡建漂亮。目前,该村2.5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建设已完成,正积极开展镜泉书室、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等工程建设。
村民自筹资金改造村道
近日,记者从325国道大垌山路口处,沿着一条乡间小道来到礼竹坑村,而这条2.5公里长的乡间小道,去年1月才建成水泥路面。据了解,礼竹坑自然村有100多户村民,是革命先烈王德符的故乡。2012年之前,村道杂草丛生,野竹众多,坑洼难行。改造村道成了村民的一致愿望。
但村道改造需要数十万资金,没有谁愿意牵头。然而村民王汝团自告奋勇,积极主动给乡贤打电话,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希望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建设村道,得到了外出乡贤和村民的响应。
2012年,该村先筹集25万元将进村道路拓宽,随后又将环村路由1米拓宽至5米。王汝团说,有的村民除了积极捐资外,还无偿出让土地。在建设村道期间,80多岁的王元波老人虽年事已高,但常常顶着烈日带头砍掉阻塞村道的竹子。当年,该村就完成了路基建设。201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王汝团又发动村民捐款,将泥路实现硬底化,并于去年1月建成。
文体设施建设有序展开
村道建好了,但看到其他村纷纷建起文化公园和运动场,礼竹坑的村民又按捺不住了。去年,王汝团又发动村民建镜泉书室、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
在礼竹坑自然村待建的休闲公园旁,记者看见两间新建的公厕,附近还竖有一张规划图,上面规划了哪块地建广场、哪块地修公园等。一期工程的建设,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因此,二期工程实施以来,也很快得到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
如今,镜泉书室主体工程已基本落成,耗资约108万元,其中政府拨款33万元,其余部分由村民自筹;而休闲公园的厕所、两个花台和部分路基已建好。王汝团说,镜泉书室里的王德符纪念馆建成后,将作为家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今年,该村将着力推进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建设。
改变村容村貌提升幸福指数
礼竹坑自然村不少村民已外出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王汝团告诉记者,前几年乡贤们回家,只能将车停在325国道边,现在村道硬底化后,大家都把车开到了家门口。
看到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礼竹坑村民笑逐颜开。“现在村道实现了硬底化,以后还将建设文化广场和休闲公园,咱们村民休闲娱乐就有了新去处。”74岁的村民王启成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村道实现硬底化,出入方便多了,晚饭后他经常与村民到环村路散步、聊家常。
记者了解到,礼竹坑自然村三期工程为环境整改,届时将在道路两边增放垃圾桶和增建垃圾池,解决村里的生活垃圾问题;而四期工程为危房改造,帮助村里的五保老人和弱势家庭建新房。
王汝团说,相信在政府、村民和乡贤的支持下,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能够实现。(记者/周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