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乡镇动态

【聚焦典型镇村】儒洞镇石楼村:兴产业 美乡村 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3-19 10:16:37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图片

  儒洞镇石楼村是阳西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培育建设的典型村。该村以典型村培育为契机,通过党建引领聚民心、产业发展强筋骨、共建共治优生态,绘就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石楼村是一个沿海乡村

村里的海域生长着成片红树林

海水水质优良

村民收入主要

以从事海水种苗孵化

鱼虾养殖为主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近年来,石楼村深挖资源禀赋,整合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党支部+村民小组+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动以鸿丰水产养殖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其他合作社共同参与,与高校科研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高种苗培育产量和质量,做强做大鱼苗孵化产业。目前,石楼村委会从事鱼苗孵化的群众共有180多户,年出产金鲳鱼苗、鲷科鱼苗、金目鲈鱼苗、海鲈鱼等鱼苗共3.9亿尾,年产值超0.8亿元,带动约150多名村民增产增收,每年可为村民增收约3万元。

文章配图

  阳西县鸿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 林世雄:2014年开始养殖海水鱼苗,以前的规模是26亩,到2025年,已经达到了156亩,村里面带教授、专家过来指导,让我们学习技术,现在100多亩的年产值有200多万元。

文章配图

  儒洞镇石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林景琳:石楼村现有养殖海水鱼苗孵化的产业面积大约3000亩,在海水鱼苗孵化养殖传统产业上,结合村里现有的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提升本村及周边的养殖户技术水平。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产业的发展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回农村发展,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石楼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联同挂点该村的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积极发动村里的干部、群众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乡村环境。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儒洞镇石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林景琳:每周都会定期和县挂点单位还有由本村党员干部、村民成立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一起开展环境整治清理、绿化养护等活动。我们也会通过积分制评比来监督村民做好“门前三包”的工作,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图片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黄超颖:县融媒体中心每周都会定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和村干部、村民一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同时,发挥好媒体单位的宣传优势,进村入户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更多的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百千万工程”。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2024年,石楼村完成农房风貌提升139栋;在挂点单位的支持下,该村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行动,在村里的“五边四旁”种下紫薇、黄花风铃等花木,打造一道道乡村美丽风景,去年以来累计种植苗木1140棵,为村庄提“质”增“颜”。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的观念悄然转变,从被动参与变成主动作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文章配图

  村民 林冬仔:现在的村容村貌比十几年前好很多,村民自发能力也强,不忙的时候都会自己过来打扫一下卫生。

文章配图

  村民 吴显存:现在我们的卫生搞得很好,种的花花草草很好,天天把卫生搞起来,自发来搞,环境也好了。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下一步,石楼村将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加快谋划海水鱼苗孵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数字农业新业态,大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