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阳西建立巡察办与巡察组会商机制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0-12-24 16:30:41   来源:阳西县纪委监委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为实现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阳西县委巡察办针对前十轮巡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举一反三,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巡察机构办组会商系列机制,保障巡察精准发现问题,准确定性问题,提高线索的可查性,推动巡察全面整改,通过实施巡察机构办组会商系列机制,全县巡察工作质效得到了迅速提升。

  办组会商系列机制包括了周报问题会商、巡察中期会商、巡察后期会商、线索问题会商、巡察整改会商五方面会商机制。

  周报问题会商。开展巡察期间,每周二前,县委巡察组将上周巡察发现的问题报送县委巡察办,县委巡察办根据各组上报的问题情况,办内开展研判,视研判结果,组织召开办组会商,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各巡察组将问题找准,做实,纠正偏差。

  巡察中期会商。县委巡察办坚持落实每轮巡察进驻后一个月左右到组驻地调研一次,围绕“三个聚焦”,为各组把关定向,确保工作聚焦主业主责,提高发现问题的深度、广度和质量。中期再组织调研一次,听取各组综合情况汇报。根据调研情况,适时召开巡察中期会商,综合分析巡察成果,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统筹指导问题定性、报告起草工作,确保各组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提高工作质效。

  巡察后期会商。县委各巡察组撤离驻地一周前,将巡察报告初稿送县委巡察办审核,县委巡察办根据审核发现的问题,召开办组会商会,研讨报告内容是否符合“三个聚焦”,有否从业务问题提升到政治层面审视问题,问题是否了解深透,是否定性准确,是否存在畸轻畸重,是否经受得起被巡察单位的对账和历史的核验。通过会商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并抓好贯彻执行。

  线索问题会商。每轮巡察撤离驻地后,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汇报前,县委各巡察组将发现的典型问题及组务会初步研判拟定线索的问题提交县委巡察办审核,县委巡察办视情况,适时召开办组一对一线索问题会商,对问题谈话了解书证材料的完整性、可查性、成案率、拟定问题类别(进一步了解关注、了解关注、建议参考三类)进行综合研判,提出指导意见,形成线索专报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研究审定。通过加强线索问题会商,确保线索精准,靶向明确,彰显利剑作用,释放强大震慑力。

  巡察整改会商。县委巡察组对照被巡察党组织抄报的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情况报告,提出审核意见,并将意见报县委巡察办,县委巡察办适时召开巡察整改会商,对被巡察党组整改态度、措施、成效作出评价,对反馈的问题逐条对账销账,根据会商结果由县委巡察办形成综合汇报材料,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批示同意后提供给县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参考,并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开展二次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到位。

  今年实行办组会商制度以来,有力提高了各巡察组政治站位,县委各巡察组紧紧围绕“三个聚焦”,结合被巡察党组织的职能职责,从政治的层面深入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准确定性问题。通过抓实周报问题会商、巡察中期会商、巡察后期会商,开展共同研判,促使各组巡察报告的问题表述也更加全面、精准,报告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也为严格按时间节点召开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报告会议和县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巡察报告提供了宽松的时间保障;通过抓实线索问题会商加强了对移交问题线索的研判,对问题线索进行“问诊把脉”,筛除一批材料支撑不足、可查性不高的问题,确保移交问题线索的成案率,今年经办组研判后共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46条,部分线索已完成初核,立案58宗,没有收到问题线索失实的反馈;通过抓实巡察整改会商,进一步压实了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机构三方的整改日常监管责任,提升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质量,实现反馈问题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对号销账,整改工作全面到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