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做好难点村的换届选举必须坚持“四个不放松”

发布日期:2013-10-28 17:27:37   来源:本站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难点村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关键,如何做好难点村的换届选举,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四个不放松”,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一、坚持宣传教育不放松,提高参与积极性。群众积极参与是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基础。只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选举才能取得圆满成功。因此,对难点村的换届选举工作,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搞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广播、电视、宣传车、远程教育平台以及入户访谈、宣传手册等形式,将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换届选举的始终。二是突出宣传主题的阶段性。根据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内容进行重点宣传。选举前,主要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宣传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步骤;选举中期,则着重宣传当村干部的标准条件、如何做合格的选民,使广大选民心中有一杆秤,明白应选什么人,如何选好人,为选举的公平、公正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选举后,重点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教育当选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引导村民,特别是村民代表和党员积极支持、配合村委会开展工作,形成和谐选举的良好局面。三是发挥宣传阵地的辐射性。建立各级信息报送网络,充分发挥电视台、报刊等宣传阵地作用,做好政策、信息的上传下达,使上面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把住选举大局,为难点村的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提供组织保障。

   二、坚持调查摸底不放松,确保心中有数。找准难点村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其根源是搞好换届选举的前提。换届前,必须对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早掌握选情动态。一是查清人选底数。结合村“两委”班子届末考察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深入了解难点村班子团结协作情况,班子成员个人表现、思想状况和参选意向等,同时全面掌握新参选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参选动机,认真排摸干扰人员,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把握主动权,着力使重点难点村的选举有序可控。二是查清财务状况。坚持先审计再换届原则,由纪委、财政所、社会事务等部门精干力量组建村级财务审查小组,认真对难点村“两委”班子任期以来的资产、资金、资源等“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审计,按照“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对村干部任期届满审计情况,及时公示审计结果,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在财务方面实现“无病”选举。三是查清信访问题。将信访关口前移,对难点村换届工作实施专项信访评估,调查分析因换届可能引发的有关信访问题,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掌握和及时调处各类换届选举信访事件,尽力将矛盾问题化解在一线,防止影响社会稳定。

三、坚持化解矛盾不放松,突破选举难点。对摸底查找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再对症下药,采取“一村一策”、“一事一策”的办法解决。一是对“两委”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的村,重点从思想教育着手,加强班子建设,物色好候选人;二是对选举竞争激烈、宗族矛盾突出的村,派驻工作组做好宣传引导,缓和派别争斗,营造公平、依法竞选环境;三是对山林、滩涂等纠纷,村民反映上访的,加大案件的调处力度,认真迅速做好双方的调解工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对村财务混乱的,从清理财务为切入口,认真做好村财务审计工作,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另外,对难点村、问题村的选举,要坚持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走足选举程序,做到成熟一个,选举一个。同时,尊重民意,放手让村民自主选举,这样,选出来的干部就有群众基础,今后干事令人信服。

四、坚持加强领导不放松,强化工作责任制。对难点村换届选举必须加强领导力度,强化工作责任制。一是抓认识。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认真贯彻执行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研究解决难点村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抓紧抓好。二抓责任。采取领导干部挂点包村的形式,强化工作责任制。如县班子挂钩到镇挂点到村,镇领导干部安排指导到村,各级驻村单位挂钩联系到村,驻村干部驻村包户。上下联动,层层包干,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抓监管。各级镇党委要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由驻村工作组任组长、各难点村选派出政治敏锐性强的党员作为信息员,随时掌握动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党委。镇包村领导要加强对重点村对象的监控,及时打击捣乱换届选举的非组织活动,消除宗族派性势力的干挠和影响,保证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进行。(作者:陈卫民 系阳西县塘口镇委书记、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