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

【镇村书记谈“百千万工程”·走进典型村】边海村: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典型村建设出新出彩

访谈时间:2024年3月29日

访谈嘉宾:儒洞镇边海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广

访谈摘要:儒洞镇边海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阳西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该村紧抓我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利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传承和发扬“边海红旗”精神,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让典型村焕发出新活力。

访谈内容


  图片

  儒洞镇边海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阳西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该村紧抓我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利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传承和发扬“边海红旗”精神,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让典型村焕发出新活力。

  图片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瑞雪:边海村大力弘扬“边海红旗”精神,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村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

  图片

  走进边海村,只见绿树成荫,繁花如织,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四小园”让乡村的田园气息浓厚,村民们生活恬静惬意。村民们纷纷感慨,从昔日自然灾害频发,荒凉贫困的小渔村,到如今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来越好。


  图片

  村民:以前我们村里没有水泥路,现在都已经做成了水泥路,铺上沥青,有商业街在广场,买东西也方便。

  图片

  图片

  为激发村民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热情,边海村充分发扬“边海红旗”精神,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由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及志愿者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场卫生管护、绿化美化等工作,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党群联动”的共治共建氛围。


  图片

  党员 陈成礼:我们老党员带头,起到先锋作用。我们全村都参加了种树,绿化环境,一个星期最少要浇水5次。


  图片

  儒洞镇边海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广:边海村乡村治理通过积分制以及红黑榜等长效机制,做常态化管控,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这项工作。

  图片

  图片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瑞雪:边海村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做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养殖业、种植业、浅海捕捞业“三驾马车”并驱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图片

  图片

  边海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创收,打造了“综合养殖长廊”和“沿海养殖长廊”两条“养殖长廊”,养殖长廊的海水养殖面积从以前的800亩扩大到如今的1500亩,年产值超2000万元,全村从事水产养殖业的农户超100户,全村水产养殖面积近4000亩。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模饭稻”丝苗米特色品牌,建成800亩丝苗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值达450万元,带动周边土地流转1300多亩,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000多亩。村集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从5年前的7万元发展到了2023年的58万元。


  图片

  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易志强:我们流转土地大概1200亩用来种植水稻丝苗米,亩产900斤左右,丝苗米5元一斤。我们有一些社会化服务,为儒洞镇350多户农户做服务,包括烘干稻谷、加工等等,从之前传统作业到现在全程机械化。

  图片

  儒洞镇边海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广养殖长廊主要是发展鱼苗种苗养殖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村民把虾塘承包给外来的养殖大户,还有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我们村的养殖从原来的800亩扩大到现在的1500亩。2024年村集体收入预计有62万元。

  图片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瑞雪:边海村牢牢把握“红色”优势和生态优势,进一步升级改造党建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精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图片

  图片

  边海村红色文化底蕴丰富,2020年,县委县政府投入2200多万元对边海红色展馆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党建教育基地,集红色展馆、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大舞台、党建主题公园于一体,配套建了湿地公园、生态停车场,通过基地辐射带动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游,截至目前,边海红色展馆已接待参观单位、团体和群众6700多批次、16万余人次,开展教育培训近477场次。2023年,边海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万人次。

  图片

  儒洞镇边海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广:通过边海红色展馆来展示边海红旗,每逢“五一”“十一”这些假期,都有大批的学生过来学习旅游,通过研学开展红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