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

立足新起点 加快新发展 争当以海兴市排头兵

访谈时间:2017年12月17日

访谈嘉宾:阳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谭忠健

访谈摘要: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以海兴市、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县争当全市“以海兴市”排头兵的殷切期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推进兴海兴县各项工作,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访谈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梁馨予。今天,阳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谭忠健,将以“立足新起点,加快新发展,争当以海兴市排头兵”为主题,就阳西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工作举措等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谭县长,您好!首先,请和各位网友、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谭县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大家好!

主持人:谭县长,今天的访谈主题是“立足新起点,加快新发展,争当以海兴市排头兵”,请您谈谈阳西县在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关于“以海兴市”战略部署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谭县长: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以海兴市、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县争当全市“以海兴市”排头兵的殷切期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推进兴海兴县各项工作,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主要表现为“三个新”:一是临海工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沿海电力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广东华厦阳西电厂5、6号机组已经开展保护性复工。三峡新能源、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已经获得核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已投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资金近17亿元,三期2900亩已完成土地平整1000亩,四期46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洋远洋渔业、粤电长角水库光伏等项目已建成投产,阳西美味鲜食品生产、新供销天润阳西5万吨粮食储备基地、广东酷特居家电子产品生产等八大项目已动工建设。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招大引强”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引进了世界500强卡夫·亨氏集团新建酿造酱油项目及深圳顺景园精密铸造等项目。丰头港片区产业基地已基本完成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和产业规划。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已启动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粤玻实业、领尊能源等项目已动工建设。二是滨海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我县以沙扒为滨海旅游产业带发展的龙头,大力推进沙扒旅游强镇建设,截至目前共投入了5.3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扩大沙扒旅游承载能力,我县通过“片区开发+景区建设”的发展模式,统筹推进海仔湖新区、月亮湾片区、狮子湾新区等片区建设,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滨海旅游产业不断升级提档。这说明,我县滨海旅游市场潜力大,坚持以旅游业引领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其次,以沿海一带海湾为依托,着力构建滨海生态旅游产业带,建成了海天旅游度假邨、奇乐游乐园以及月亮湾公寓、星际海湾、尚柏、海悦、沙巴岛等一批景区和高级酒店,碧桂园月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儒洞咸水矿温泉、上洋河北村全域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海洋渔业发展迎来新格局。我县是海洋渔业大县,海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我县通过实施“扩能增效”“提质增效”和“延链增效”三大工程,推动渔业生产扩能提质。目前,我们建成了青洲岛和大树岛两大深水网箱基地,成功举办了“2017年蚝美阳江阳西会场”文化美食节活动,成功引进粤西国际农海港项目落地建设。预计今年全县渔业总产值45.97亿元,增长8.2%。

主持人:谭县长,那么,我县今后将如何做好“海”这篇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谭县长:我县的优势在海,潜力在海,希望在海,今后,我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动全县“以海兴市”实践走在全市前列。一是加快发展临海工业。我县全境属于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地区,发展临海经济条件得天独厚。我县要紧紧抓住阳江港跨海大桥和沿海景观大道筹建的发展机遇,配合市规划建设丰头港片区。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开发”的原则,把海洋资源优势与陆域综合优势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食品加工集群、电力能源基地和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和沙扒为龙头的滨海、滨江、高山林地三大旅游产业带,“山盟海誓·爱在阳西”旅游品牌初步打响,旅游业发展效益逐渐显露。我县将以创建旅游强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推动三大旅游产业带发展,带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兴盛。重点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第一,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加快推进碧桂园月亮湾项目、大垌山旅游景区、东湖温泉旅游景区、南湖景区等条件成熟的大型景区建设,创造条件储备一批新的旅游项目。第二,坚持山海联动,实现全域发展。围绕“两大龙头”和“三大旅游产业带”以及全县绿道网,科学编制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以重点区域为龙头、乡村旅游为补充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第三,培育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有条件的乡村挖掘资源,培育特色,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发展自然生态、耕海牧渔、民宿体验、休闲度假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当前,要加强河北村的乡村旅游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我县海洋渔业发展基础好,渔业总产量、总产值历年稳居全市首位,渔船总功率占全市的40%,渔港占全市的4/8。我县将大力补齐当前海洋渔业发展中的短板,重点加大力度推进溪头现代渔港(二级)项目、河北渔港港池航道疏浚工程、青草渡避风锚地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三大工程”,“十三五”期间更新改造渔船159艘,新增深水网箱116只。

主持人:近年来阳西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日新月异,大家有目共睹,我县提出要“建设最美县城和特色镇村”,谭县长,您能具体谈一下相关工作成效和举措吗?

谭县长:诚如你所说,近年来,随着御景湾、凯旋豪庭、东湖温泉城、天宇城邦、粤丰广场、源河地产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及维纳斯皇家温泉酒店、九州国际大酒店等高级酒店落地建设,县城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今,我们的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2%。我们的计划是,到203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要达到38.5平方公里。当前,我们的建设思路是:坚持以“兴海兴县”为统领,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继续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按旅游城市标准,进一步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25国道县城段、湖景路、宋康路、富贵路等一批市政道路的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了文化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建成了15个街心公园,即将完成东湖公园、西湖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规划建设南湖公园。同时,结合“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工作,全力整治城市“六乱”,实施城市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县城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接下来,我们将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的规划建设,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将县城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绿城,擦亮阳西名片。二是加强乡镇集镇建设。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专门成立了镇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大镇域经济发展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推动集镇建设,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结合各镇规划修编工作以及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中心镇,鼓励全县8个镇差异化发展。织篢镇主要配合火炬园区建设,发展工业强镇;儒洞镇及新圩镇重点推进与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产城融合,着力建设西部工业新城;溪头镇以丰头港片区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建设工业重镇;儒洞镇以增强人口积聚能力为切入点,建设商贸大镇;沙扒镇依托滨海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强镇;程村镇和上洋镇以特色渔农业为基础,建设海洋名镇;塘口镇依托山、泉、湖优势,加强有效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美镇。三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县向来重视乡村建设,现已建成44条美丽乡村,建成广东名村5条,正在建设的有20条。未来3年,我县还会按照每年20条村的建设目标推进,到2020年,完成100条以上美丽乡村建设。我们还在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已完成5800万投资。再一个是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今年全县有15条省定贫困村,有129条常住20户以上自然村被纳入了创建范围,其中,塘口镇下垌村委会杨桃树村等村创建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同时,我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了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达标示范县,村庄环境持续改善。

主持人:都说路通财通,今年我县被纳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名单,阳西将如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谭县长:目前,我县地方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60.32公里,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随着深茂铁路建成通车,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近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X605线县城至上洋公路、省道S282线G15高速新圩出口至阳西月亮湾一级公路等一批公路建设,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0条,建设乡镇站场11个。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科学谋划更完善的路网规划,构建立体开放的综合路网,促进城乡交通融合发展。目前重点加快推进深茂铁路阳西站、站前广场及高铁站连接线等配套设施项目进度,确保深茂铁路通车前完成建设;加快推进G325线阳西县城新过境公路、X605线上洋至河北公路等工程建成通车;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做好“一桥三路”规划建设;推进广东滨海公路阳西县溪头至沙扒段工程、S278线织篢至溪头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S541线织篢至上洋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广东滨海公路阳江雅韶至溪头段工程等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阳茂高速阳西段扩建工作。随着这些交通项目落地建设,我县交通路网将更加完善。

主持人:感谢谭县长详细的解答,谢谢您!观众朋友们,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