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日渐强大,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办好许多事情。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但是,一些自主管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就会利用手机玩游戏、刷视频、闲聊,手机一拿就停不下来,作息不正常,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很多家庭因为手机的管理失控导致亲子关系也不和谐,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成为很多家长的烦恼。
内容介绍 本期是阳光家庭微课堂第156期,由阳江市林锦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阳西县方正中学的许瑞霞老师主持,主题为《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 情景一: 小慧今年上八年级,是个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便央求妈妈也给她买一部手机,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妈妈就答应了。但是,必须遵守规定:1.周末回来必须做完作业后,才可以玩两个小时。2.去学校前必须交出来。3.平时玩手机前,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小慧爽快地答应了,正值暑假,天气炎热,小慧白天都待在家里,于是趁着爸妈上班后,小慧就开始玩手机,刷快手、抖音,还认识了一些聊得来的网友。日子一天天过去,原计划的预习只做了个开始。不久,妈妈也发现了小慧玩手机这个问题,担心她因此耽误学习。聊天中,小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不应该没有经过同意就玩手机,表示会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为以防万一,妈妈带着小慧的手机去上班,下班回来才给她玩一会,晚上睡觉前又把手机拿回来。小慧知道妈妈是为自己着想,也很配合,每天自觉把手机交出来。 情景二: 开学了,小慧是住宿生,周末才回家一趟。因为一心挂念着手机,小慧一回到家就拿起手机埋头回复网友的信息,妈妈看到小慧周末难得在家,也就默许她使用手机。晚上睡觉前小慧会主动交出手机,去学校前也会把手机留在家里。12月的一个晚上,正在洗碗的妈妈接到班主任张老师的电话:“小慧妈妈,你好!小慧把手机带来学校了,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妈妈怀疑老师弄错了,立刻去房间把小慧的手机拿出来,正要辩解,才发现留在家里的“手机”是一个机模。妈妈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一直乖巧的女儿何时也学会撒谎了,顾不得其他,妈妈立刻到学校了解小慧的在校表现。据班主任反映,这是小慧第二次带手机到学校,鉴于她认错态度良好就没有通知家长。但是,最近小慧上课经常走神,作业也是马虎完成,有些练习很明显就是复制网上的标准答案。妈妈了解到这些情况,顿时头昏目眩,一直乖巧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当孩子出现类似案例中的行为,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呢?请大家就以上案例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分析反馈 工作室学员、广大家长和网络学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如何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音乐社 主持人小结 本期案例研讨,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和宝贵建议。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 小慧正处于青春期,喜欢新奇事物,重视同伴的赞赏,尤其注重同伴的看法,寻求同伴的认可和关注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案例1中小慧的妈妈很关心小慧,在使用手机前定下规矩,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孩子沟通,基于此,小慧能够主动配合妈妈管控手机。案例2中小慧带手机去学校,破坏了和妈妈的约定,这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孩子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会依赖借助手机的便利查找答案。 经过整理和反思,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个人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丰富家庭生活,多陪伴 尊重和信任孩子,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平时对手机的真实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禁止。小慧平时使用手机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家长应该尽量抽时间多陪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丰富家庭生活,利用空闲时间约上小伙伴们或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爬山、慢跑、散步,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精神世界富足的孩子,就不会感到孤独无聊,不会沉溺在虚无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 二、言传身教,树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有限制地使用手机,对孩子才最有说服力。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对事物拥有自己的判断,有些家长一方面机不离手,一有时间就追剧、刷视频,另一方面又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父母做不到放下手机,又该如何要求孩子听从呢?这种言行不一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你不给我看,我偏要看”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让孩子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平时可以和孩子讨论网络安全等问题,教育孩子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加强防范意识。家长也可利用手机学习一些烹饪、健身、阅读等有益身心的知识,提升自我,在吃饭、睡觉前、聚会等场合放下手机,给孩子树立榜样。 三、共同参与,定规则 相比父母单一制定的规则,与孩子共同制订规则能够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孩子也更有积极性,配合度会更高。一旦制定,就需要严格遵守执行,初中生普遍缺乏自控能力,手机交到孩子手上,家长首先要明确一点:他只有使用权,但拥有权在父母。如果违反手机的使用规则,父母有权取消使用权。规则制定的注意事项如下: 1.尊重信任 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说到做不到的想象,小慧就是这种情况。家长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表现,家长在这种情况下要表明态度,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给予鼓励,当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的时候,才能真正敞开心扉。 2.明确使用时长和场合 要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长,不能听之任之。明确哪些时间点必须放下手机:吃饭时不能玩手机;学习时不能看手机;与父母家人、同伴交流时不能看手机,走路和睡觉前不能玩手机。手机不使用时应该放在哪里保管,超时使用的惩罚方案等,这些方案要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 3.规则可视化 规则可以写在纸上,挑一个显眼的地方张贴上墙,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时刻看到。对手机沉迷程度较深的孩子,当他完成阶段性的规则,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但是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惩罚也一定要坚定地执行。 4.沟通反馈,及时调整 不管哪种规则,都容易反复出现一些问题和障碍,父母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要主动及时与孩子沟通调整,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对手机的自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