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YJ88/2014-02689 分类:
发布机构: 阳西县 成文日期: 2014-12-15
名称: 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西县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西府办函〔2014〕306号 发布日期: 2014-12-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西县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12-15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省、市驻阳西有关单位:

阳西县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9日

 

阳西县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县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积极构建我县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一)目的意义。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统筹推动和组织动员创建信用村、信用户,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秩序,有效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全面推广普惠制金融,同时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建设“诚信阳西”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牵头、村委会支持配合、涉农金融机构严格把关相结合;坚持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与人民银行征信宣传有机结合;坚持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分步实施与严格把关相结合。

二、目标任务

通过1年左右时间,使创建信用村总数达到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实现我县镇有信用村、村有信用户的目标,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工作步骤

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发挥金融支持服务“三农”,鼓励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繁荣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重要手段。为稳妥推进该项工作,必须做到分步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4年10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成立领导机构,落实职责分工,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二是选定一个初步符合评定条件的村作为试点;三是对所选定的村调查摸底,掌握村人口、户数、自然村数量、经济状况、村委会干部情况,现有各项贷款数量及质量等等,进行记录造册;四是印发文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1.宣传发动。一是通过宣传单张、横幅、标语、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举办各类现场会和以“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的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宣传活动,形成政府推动、社会互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资料收集。由村委会按照涉农金融机构关于信用户建设的要求对现有农户进行造册登记,筛选出符合评级基本条件的农户;向农户派发《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申请表》,协助收集信用等级评定所需资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文件、家庭或个人财产及收入证明资料、生产经营证明资料等。

3.开展评级。由涉农金融机构及所在村的村委会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信用等级评定小组,根据涉农金融机构关于信用户评级有关规定收集资料进行整理、登记,完成填写申请表、调查、初评、复评、审评、信息录入等程序,产生评级结果,公示评级结果(农户或群众对结果有异议并经核查情况属实的,重新评级),为下一阶段涉农金融机构进行授信、颁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作准备。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9月)。一是及时召开总结会和经验交流会,总结存在问题,查找不足,以便在以后工作中加以完善;二是研究部署其它村委会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推广工作。按照2015年3月底前建成的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2015年6月底前建成的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0%以上,2015年9月底前建成的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的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分步推进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活动。

(四)建设监测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从建设准备阶段开始至2015年12月的评审阶段,甚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由县政府牵头,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对参加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的村进行持续监测,重点监测拖欠贷款农户数、较好等级以上农户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工作等情况,确保信用村、信用户建设真正取得实效。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各镇要高度重视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同时,要加强与当地涉农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协调联动,筛选出一个民风淳朴、村干部凝聚力强、村民信用意识强、农村经济活跃的村委会作为首批先行试点。按涉农金融机构的评定原则,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参与,设立有各方面参与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和贷款协管小组,并按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确定第二、三、四批试点村范围,分步推进。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1.各镇、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三农”特点,以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信用意识为重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板报、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的意义、重要性及目标要求,提高村委会、农户参与信用村、信用户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大对“守信典范”的宣传力度。对信用村创建活动中通过依程序产生的“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镇”进行大力宣传与表彰,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三)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创建质量。

1.各镇、各涉农金融机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阳西县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方案》(西府〔2014〕35号),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通过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形成资金的“洼地”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各涉农金融机构要按照“一行一村”的要求挂点试点村开展信用村建设(详见附件《阳西县各镇信用村建设试点名单》)。结合上级要求,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认真制定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具体试点方案和操作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信用度优良的农户,提高其信用等级,扩大授信额度,实行利率优惠,简化贷款手续;对信用状况差的农户,要降低其信用等级,使其受到失信机制的制约。真正使“信用户”和“非信用户”在贷款手续、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政策上有所区别,全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失信约束机制。各涉农金融机构试点具体方案及操作实施细则要在2014年12月20日前报县金融办。

(四)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1.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涉农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针对农户不同信用等级,通过简化贷款手续,并在贷款额度、期限上满足生产周期和农户的需求,实行优惠利率等激励手段,使信用户享受到倾斜的信贷政策及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利率优惠、服务优先、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以优促好、以好带差、银农双赢,全力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2.各镇、各村应扩大对县综合征信中心农户征信系统的信用报告使用范围,将农户信用记录更广泛地应用于人大代表、党代表、优秀党员和先进分子的甄选和评选,积极营造“诚实守信光荣,失信违约可耻”的社会氛围。

(五)完善督查机制,确保创建落到实处。

1.建立督查通报制度。由县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镇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县。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创建机制,巩固成果,改进服务,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阳西县各镇信用村建设试点名单

 

附件

阳西县各镇信用村建设试点名单

序号

镇名称

试点村(居)名称

挂点信用村建设的金融机构

1

石埗、谷围、联甡、胶庠、联安、山塘

农行阳西县支行

冲口、塘村、金钩、平南、东村、坭河

县农信联社

长江、蒲牌、星光、上、河南、大环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2

程村镇

程村、新光、坡尾、社区居委会

农行阳西县支行

红光、罗岗、西一、豪光、石龙

县农信联社

长芙、陇石、平原、黄什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3

溪头镇

鹅渚埠、滑桥、新发、北寮、新丰

农行阳西县支行

石港、溪头、宫花、永安、红埠

县农信联社

下、那、新兴、马村、那湖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4

上洋镇

双鱼、石桥、石门、沙湖

农行阳西县支行

菩提、河北、南山海、上联

县农信联社

周新、白石、南堡、福湖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5

沙扒镇

来福园、社区居委会

农行阳西县支行

乌石头、新星

县农信联社

渡头、前步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6

儒洞镇

边海、驹龙、新村

农行阳西县支行

大村、石楼

县农信联社

寿场、蓝田、河洞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7

塘口镇

上垌、旧寨、高新

农行阳西县支行

平北、下垌、周南

县农信联社

竹迳、同由、横山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

8

新墟镇

湴陂、沙河、新圩

农行阳西县支行

田安、河角、田心

县农信联社

马车、塘尾、社区居委会

邮储行阳西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