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的通知
西府函〔2020〕46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交通运输局反映。
阳西县人民政府
2020年7月3日
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并领导推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进一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为全力落细落实省、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各项工作,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助推复工复产、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农村消费,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摸清底数、明确目标,优化管理、精准施策,聚焦砂土路改造,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建设目标
2020年全面实现全县砂土路约288.888公里清零;全面打通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路约5.73公里;全面完成县道砂土路约9.848公里;全面完成乡、村道砂土路约239.714公里;全面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硬化路20.144公里,全面完成通100-200人自然村硬化路13.452公里。
二、工作任务
各镇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和地方公路管理站要对照本方案的目标任务,抓紧实施。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建设规划、乡村公交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同步谋划、一体推进,全力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工作。
(一)建设标准
坚持“安全适用、经济自然”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充分利用老路路基宽度,综合利用老路砂石材料。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尽量避免裁弯取直、征地拆迁,不得随意提高标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应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质量监督检测费等费用按规定纳入项目建设成本。
1.砂土路改造:县道砂土路采用不低于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乡、村道砂土路改造原则上采用不低于四级公路标准,近期规划调整为县道的乡、村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单车道路面,如资金允许可采用双车道路面。用地困难路段结合实际路况实施路面工程,完善安防设施,保障行车安全。结合沿线地形合理设置错车道,满足错车通行。
2.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5m。用地、征拆等特殊路段按宜窄则窄的原则,完善交通工程设施,确保双车道安全通行。
3.通村(组)硬化路:原则上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对100至200 人自然村村道,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原则,结合实际路况实施路面硬化。结合沿线村头村尾地形设置错车道,满足错车通行。
1.总投资规模。测算总投资约20593.25万元。其中,县道砂土路9.848公里2934.05万元;乡、村道砂土路239.714公里14382.84万元;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路5.73公里1260.6万元;通200人以上自然村硬化路20.144公里1208.64万元,通100-200人自然村硬化路13.452公里807.12万元。项目建设投资除省补助外,其余由县统筹解决。鼓励地方通过拍卖、转让农村公路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一事一议”、捐助、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2.省级补助资金测算标准。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级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8〕52号)明确的区域划分,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照三档进行一次性补助。我县为第二档地区,可获得一次性补助标准为:通园区公路110万元/公里,县道砂土路70万元/公里,乡村道砂土路、2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5万元/公里,100-200人自然村通硬化路18万元/公里。
3.加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落实主体责任,省涉农资金已落实用于“四好农村路”资金规模中,除按规定安排新增农村公路养护补助外,其余资金通过调整项目库的方式,全部用于保障砂土路改造、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产业园公路和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要统筹用好省已下达的2020年中央车购税资金和涉农统筹资金,集中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决胜攻坚。此前涉农统筹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比例过低,结合我县财力调整资金用回“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完成决胜攻坚任务。
(三)建设管理
1.优化项目审批管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工程设计、招标、财政投资审查和资金支付程序。县交通运输局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审核镇政府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确2020年县级“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库。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组织开展项目改造方案设计及设计施工建设总承包招标文件编制。
2.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统一管理。落实项目业主责任制,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履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业主责任,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建设管理,交工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当地镇政府养护。项目业主结合建设任务和工程费用,合理划分项目标段。全县任务分若干个项目包开展招投标工作,实行统一建设、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3.规范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根据《广东省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工作。
4.创新数字化管理。深化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健全“四好农村路”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农村公路项目库,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强项目库、设计审批、建设总承包、招投标备案、资金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全过程网上办理。运用大数据推动行业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便利化。
5.规范农村公路竣(交)工验收管理。根据《广东省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重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竣(交)工验收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执行;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交工验收,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和项目管理权限组织竣工验收,竣(交)工验收应当邀请同级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参加。验收合格后按规定统计申报入库,列入农村公路养护范围。
(四)进度安排
1.第一季度:县交通运输局及地方公路管理站陪同省交通运输厅开展现场核查,全面摸清底数,明确建设攻坚目标任务,核实具体任务清单,测算投资方案。(此项工作已完成)
2.第二季度:县交通运输局完成攻坚项目改造方案设计审批(5月下旬)。
3.第三季度:招投标备案(7月上旬),全面实施工程质量监督(7月中旬),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完成建设投资比例不低于40%。
4.第四季度:每月进度不低于建设任务总量的20%,确保年底完成年度建设投资任务。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组织完成交工验收。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落实、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系统谋划全市农村公路发展蓝图,推动建设任务逐级落实到位。县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领导小组,由钟基建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分管同志、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镇政府以及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县交通运输局承担,具体事项由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办理。县交通运输局成立核查工作组,按照“一月一会商、一月一跟进”的工作原则,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进度滞后地区点对点督促指导。县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站要落实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协调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作,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公路人才队伍建设,选派一批有经验、有才干的人员充实到农村公路建设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全员培训、专业培训、理论辅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公路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强化示范引领
加快“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高效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媒介,总结推广“四好农村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脱贫攻坚、服务全面小康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激发广大群众爱路护路的内生动力。同时,要注意做好道路沿途原有修路功德碑的修缮保护工作。
附件:1.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20年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清单
附件1
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钟基建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林崇欢 县府办副主任
郭华锋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成 员:蔡昭华 县发改局副局长、县能源局局长
梁正敢 县财政局三级主任科员
谢克超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陈其永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刘 活 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
刘峥嵘 织镇人大主席
叶 询 程村镇委委员
蔡尚子 溪头镇副镇长
陈永强 上洋镇人大主席
许迪飞 沙扒镇委委员、武装部长
卢土湘 儒洞镇委副书记
陈国锋 塘口镇委委员、副镇长
关天廉 新墟镇委委员、副镇长
附件2
2020年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