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探村】上洋白石村: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引领富起来、宜居乡村美起来。近几年来,上洋镇白石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村子面貌日新月异,农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勾勒出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本期的主播探村将带大家一起去上洋镇白石村,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成果。
主播 俞达:主播带您来探村,今天我们来到的是上洋镇白石村。白石村曾经富甲一方且留下了恢弘的印记。如今,白石村赓续传统、砥砺奋进,凭着进取创新的精神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主播 俞达:走进上洋镇白石村,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农房的外墙换上了亮丽的“新衣”,民房上一幅幅美丽的墙绘,和村子独有的白石相映成趣,到处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白石村也成了全县美丽乡村的一个精彩缩影。
白石村内绿树如荫,环境优美。党建公园里,村民们在谈话家常,小孩在嬉戏打闹,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白石村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乡村风貌提升作为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在乡村风貌的“形、实、魂”上下功夫,通过农房微改造项目,对房屋屋檐、老旧红砖屋,房前屋后的围墙、围挡进行改造、美化提升,并高质量建设了白石村党建公园,村口牌楼、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和建设了8000多米硬底化村道,进一步完善了路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纷纷感慨,现在村子美了,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增强了。
村民:这几年白石村的变化很大,村庄的巷道都变成了硬底化,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党建公园,村民们出行也很方便,我住在这里也很开心。我自己也参与到当中,搞好门前门后的卫生。
近年来,白石村干群齐心、群策群力,共同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了人人参与整治、个个支持整治、户户共建干净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主播 俞达:美好的生活是群众的心之所向。在白石村这里,干群们用好人居环境整治的画笔,共同绘就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开。下面我们一起来采访一下白石村书记,问一下他是如何做好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和完善管护工作。
上洋镇白石村党总支书记 姚庆叠:白石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落实村村保洁员制度,落实门前“三包”政策,建立“四小园”23个,划定责任区,党员作为“四小园”的责任人,负责环境卫生和设备维护工作。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在全村评选出最美庭院13个。
主播 俞达:阳江民间有这么一句话:“上洋屋、雅韶圹、北惯巷”。上洋大屋,闻名漠海。在白石村的二兴大屋是目前上洋镇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宅院。二兴大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我们通过镜头可以看到,大屋设高大的围墙,四角设置枪炮口,硬山顶,镬耳墙,雕龙刻凤,是规模大、等级高的古典中式宅院。
上洋大屋群建于清朝中后期,是当地姚姓地主、官宦之家的居宅,极盛时期,大屋内约有100多间房间。风雨沧桑,上洋大屋的存留迄今历历可数,白石村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二兴大屋和清朝时期本村村民姚建中进士时皇帝所赐的“进士及第”牌匾。
如今的白石村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村子在加深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荔枝、西瓜和圣女果为主的特色农业,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种植户”的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年产值达2050万元。白石村村委会干部表示,接下来,将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续写乡村建设新篇章。
上洋镇白石村党总支书记 姚庆叠:下一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开展农房管控,继续进行立面改造,依托“二兴祖屋”和“进士及第”牌匾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继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