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策解读

阳西县工信局关于《阳西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05-22 12:39:07   来源:阳西县工信局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县工信局结合阳西实际,编制《阳西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编制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十三五”时期,阳西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向海发展、工业立县”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助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阳江市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阳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阳西县加快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强富绿美新阳西,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为进一步明晰阳西县科技创新工作总体部署与安排,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阳江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阳江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阳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阳西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生态日益优化,产业发展层次稳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形成“绿色、向海、融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阳西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增长率保持在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

  科技创新生态日益优化。创新平台数量持续增加,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10家;创业孵化链条加快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总数达2家;创新型企业群体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数量达到60家。

  产业发展层次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群化效应逐步凸显,形成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等2-3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100%。

  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高。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与广深珠港等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在创新平台、产业等领域的对接更加紧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全球创新高地合作交流更加深入,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序号

指标

“十三五”末

2022年

2025年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8

8

2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4

2

3

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家)

0

6

10

4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0

21

40

5

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数量(家)

8

46

60

6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

2.05

27.55

50

7

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家)

0

1

2

8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

100%

  三、总体思路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积极对接融入“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阳西高新区、汇聚各类创新发展资源、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强化科技惠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将阳西县建设成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以科技创新助力强富绿美新阳西建设,助力阳江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延伸区和广东省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11章。

  第1章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阳西县科技创新成就,分析研判了“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外部形势。

  第2章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阳西县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阐述目标理念,确立发展定位,从创新能力、创新生态、产业发展、开放合作水平4个维度设置了具体目标。

  第3章谋划提出阳西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蓝图,构建“一区五园”发展格局,打造三大绿色特色主导产业,强化提升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第4章面向阳西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布局实施“321”产业创新工程,基于阳西产业发展实际和创新方向,结合国家、省、市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要求,提出绿色食品、绿色能源、新型建材、传统制造业、现代农渔业、“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方向和领域。

  第5章提出多领域创新融湾举措,围绕深化与大湾区产业协作发展、融入大湾区产业创新生态圈、广泛链接全球产业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重点任务。

  第6章围绕优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涵盖了企业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重点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谋划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7章提出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重点包括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4项任务。

  第8章围绕招引培育多层次科技人才等方面,在汇聚创新科技人才、建设技能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重点工作任务。

  第9章聚焦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等方面下功夫。

  第10章围绕推动科技兴农与科技赋民展开,在推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以及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强调加强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技和文旅产业跨界融合。

  第11章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容错机制等。


  相关文件: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西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西府〔2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