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策解读

《阳西县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17-11-30 17:43:02   来源:阳西县卫计局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一、《试点方案》出台背景

开展县域医疗共同体(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我县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17年起,省财政按照每个试点地区500万元的标准,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14个地级市及江门市,各选取一个县(市、区)开展县镇医联体试点,我县被定为阳江市试点并于2017年开展。为推进我县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和《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7〕3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二、什么是县域医共体

县域医共体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一种组织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明确提出:“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 我县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我县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的主要目标:协同推进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联动改革,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县域内住院率达90%左右”的目标。

四、我县县域医共体如何组建、管理和运行

组建形式:实行横向整合县级公立医院,成立阳西县医院集团,纵向联合镇级卫生院,组建县域医共体。

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原有机构设置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第一名称不变,县直医疗单位加挂“阳西县医院集团××医院(总医院)”牌子,镇卫生院加挂“阳西县医院集团××分院”牌子。

运行模式:探索实施符合我县县情的医院集团运行模式,实行县医院集团理事会领导下医院集团总院长负责制。县医院集团协助制定县域医共体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统一县域医共体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县域医共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县域医共体实行“三个不变、四大机制、六个统一、八个中心”运行模式。“三个不变”即保持各医疗机构事业单位性质、功能定位、政府投入方式和财政补偿政策不变,镇卫生院继续享受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待遇;“四大机制”即构建分工协作、质量管理、技术共享、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六个统一”即实行人员、财务、业务、药械、信息、医保支付等统一管理;“八个中心”即由县医院集团牵头建立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药械联合采购管理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八大中心。

五、我县县域医共体建设主要有哪些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有15项:1.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2.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4.实行人员、财务、业务、药械、信息、医保支付“六统一”管理;5.建立稳定的业务指导工作机制;6.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7.建立统一的诊断评价机制;8.建立临床用药联动机制;9.建立分级诊疗和科学的双向转诊机制;1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建立特色优势专科或康复联合病区;12.建立跨区域专科联盟;13.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14.推广“互联网+医疗”智慧健康服务;15.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 

六、我县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时间进度如何安排

一是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7年6月-10月)。完成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结对工作,制定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方案和章程,召开启动会;二是第二阶段:组织运行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6月)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县域医共体签约和挂牌等组建工作;制定医共体运行管理细则,合理建立合作项目,规范操作;三是第三阶段:考核评估阶段(2018年7月-8月)。对县域医共体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迎接上级的评估。

七、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需要落实哪些政策保障

一是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鼓励县域医共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的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

二是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建立医保基金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分担”制度,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合理确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支付标准,确定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按照住院政策报销,转诊病人按照连续的诊疗过程累计起付线,慢性病住院患者按床日付费等。引导县域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是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县域医共体发展相适应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科学核定医院技术人员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用人机制。县域医共体内实行卫生技术人员“县招县管镇用”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县级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条件之一。

四是建立与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县域医共体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将县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群众满意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县级医院履行职责、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