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开 > 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01 16:50:30   来源: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县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4)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2日在阳西县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西县县长  黄家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县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阳西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为不易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较好地完成了县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全力稳住良好局面,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一)经济发展逆势上扬。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共4项核心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56.02亿元,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75.56亿元,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1亿元,增长43.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5.6亿元,增长18.9%。

  (二)项目支撑坚实有力。实施县领导挂点推动重点工作制度,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高效高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成功举办2场重大项目现场会,推动总投资超864亿元的122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和竣工,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扎实推进5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7.05亿元,有效发挥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作用。

  (三)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坚持县领导带头招商,建立“一把手”招商机制,成立镇级商会,充分发挥招商委员会和驻外招商联络处作用,有效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全年共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451.69亿元,分别增长50%和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年来,我们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一)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9亿元,增长15.07%。园区四期、五期1.1万亩开发加快推进,累计引进项目136个,新增金龙鱼(金厨)、妙多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能近百万吨,致美斋、高技食品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加速壮大。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2.9亿元,增长49.8%。阳西电厂7、8号机组核准开工,配套码头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已投产2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52.68亿度,年产值43.18亿元,4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业突破发展。凤凰岭矿区首期1746亩采矿权成功出让,二期2676亩采矿权出让加快推进。临港产业蓄势待发。丰头片区F1、F2码头动工建设,引进中远海运重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项目。

  (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和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库重点推荐名单,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沙扒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申报丝苗米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26个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溪头镇、上洋镇石门村分别入选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专业村。数字赋能农业实践获评全市十大优秀改革案例。成功举办“蚝美阳江·时尚生活”美食周等活动,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海水鱼苗生产基地。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6亿元,增长1.9%。

  (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咸水矿温泉景区顺利通过省4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鸡乸㙟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首批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高标准推出红色文化、历史古迹、滨海风情等7条多元化乡村文旅线路,成功举办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阳西站展览、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建成上洋西瓜驿站、西荔王农旅休闲驿站、边海广场特色商业街等一批农旅新业态,全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亿元。商贸、餐饮等行业消费逐步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亿元,增长1.6%。

  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一)宜居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高标准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顺利通过创建省县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和省卫生县城复审。完成县城情侣路、旧城区排水排污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打通滨江北路等6条多年未通的断头路。全面完成8个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塘口、儒洞、织篢获全省优秀镇域乡村振兴规划奖。投入3.1亿元推进美丽圩镇建设,8个镇全部通过美丽圩镇建设市级验收,建成织篢、上洋、沙扒、儒洞4个美丽圩镇示范镇。国道228线阳西县城过境公路、省道278线织篢至塘口段、省道386线旧寨至塘尾段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阳茂高速阳西服务区建成运营,广湛高铁阳西段加快建设,完成67座桥梁加固改造,完成道路“白改黑”46公里,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加快形成。

  (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投入近5亿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供水、污水处理、公厕建设、村道硬化“四个全覆盖”。完成农村公路“单改双”75.49公里,建成错车台2100个。深入推进村庄“三清三拆三整治”提质升级行动,村容村貌不断改观。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农村保洁市场化运营,探索推行村庄环境卫生“红黑榜”、党员卫生责任岗和农户门前“三包”管理,不断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高标准建成“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工建设。建成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其中边海、渡头、双鱼城3个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举办“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以赛促建,以赛促治,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代表阳江市参加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以小组第一名成绩进入九强争霸赛。在2021年度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8.6%,5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扎实推进24个生态环境补短板项目,切实有效解决污染防治问题。丹江碧道总体提升项目、织篢河碧道和马山河碧道等项目完工。总投资4.26亿元的PPP模式整县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4座、污水管网240公里。大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完成133个创森工程项目,36项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达标,完成3315亩林业生态修复工程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64%。成立县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管护中心,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高效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一年来,我们用心办好惠民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坚持发展为民,民生领域支出32.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完成十件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功收购源河自来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完成17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群众“菜篮子”更有保障。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实现新增就业2140人,促进创业4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救助等标准进一步提高,累计发放救助金1.37亿元,惠及2.3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扎实推进“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县养老服务中心,县社会福利院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上洋镇双鱼城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县职工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职工服务示范点”。

  (二)健康阳西深入推进。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获评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被选为第一批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县第二人民医院获评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医院。总医院公共卫生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已建成,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已完工。投入6亿元推进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覆盖县直4家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夯实医疗卫生基础。

  (三)文教事业稳步提升。阳西一中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奋兴、丹江、新墟、沙扒书村等第一批4间公办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公办性质幼儿园学位810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5204个。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完成七贤书院修缮工程,泰安堡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民法典小公园和“党建+法治”公园(广场)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实施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县”。此外,拥军优属、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青年事业、海防打私、广播电视、残联、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工会、地方志、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坚决守牢风险底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守牢“两条底线”。坚决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获评省级耕地保护田长制试点县和市田长制先行县。全面完成2.42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扎实推进8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8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县有劳动力监测人口数占原有劳动力脱贫人口数连续两年低于2%。成立振兴教育基金会,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心连心 共富裕”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师生实践活动,兜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防住“两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大力盘活各类资产资金,规范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严把财政支出关口,财政保持平稳运行。2021年度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在全国排第91名、全省排第18名。完善镇域发展财政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镇域政权运转财力需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置涉房地产领域矛盾。全力以赴助企纾困,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7.86亿元,促进信贷投放56.64亿元。着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新增市场主体486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发明专利14件。

  (三)统好“两个大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海上作业、城镇燃气、道路交通、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举全县之力做好“0702”事件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获得省市高度认可。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2021年度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获评A等次,位居全市第一。深入开展信访维稳“五大行动”,“五室合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县检察院被评为省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戒毒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金奖,建成34条平安和谐村庄,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时因势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等能力水平,成功打赢“11·14”“11·21”等多轮疫情阻击战,农村疫情防控“三个一”机制在全国作经验介绍,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最大限度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康。

  一年来,我们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行政效能持续提高

  (一)围绕忠诚履职,建设政治型政府。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围绕干净干事,建设廉洁型政府。扎实开展“忠诚·干净·担当”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变异反弹,狠抓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严查严惩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力压减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切实做到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三)围绕担当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开办企业实现“省内通办”,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建设实现“拿地即开工”,县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标杆培育政务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数字渔船管理系统项目入选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县统计局获评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加强依法行政,获评全省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优秀等次,县司法局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主动接受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公开各类政府信息8136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53件、政协提案77件,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环境极为复杂、发展极为困难、历程极为不凡的一年,也是我县主动迎接大战大考、沉稳应对风险挑战、经受住各种艰难考验、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阳西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省、市驻阳西各单位,向关心支持阳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小,发展基础不牢固,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强;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不足,集约化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工作任重道远,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低保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老百姓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亟待解决;政府系统作风效能建设仍需持续加强,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新春伊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高规格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描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指明的方向,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毅前行,努力开创阳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根据县委工作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九届三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富绿美新阳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相关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产业兴县,更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做大做强“五大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农业强县,做好商旅旺县文章,构建“绿色、向海、融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挺起现代化建设产业“硬脊梁”。

  (一)推动新型工业突破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夯实“一区五园”产业平台,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四期和五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致美斋、高技食品、百富食品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和文创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全球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南派酱油文化中心,争创“中国食品名城”,让“阳西味道”飘香四方。做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加快粤电、三峡、明阳等4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阳江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更多落户阳西,着力引进风电运维、风电装备等上下游产业,建设全球最大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加快阳西电厂7、8号机组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火电厂。做优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完善绿色建材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博德、建华建材等龙头企业稳产增产。加快凤凰岭矿区开发步伐,大力推进建筑用片麻岩矿项目及供水、供电、道路、码头等配套项目建设,打造省绿色建材阳江生产基地。做精刀剪帽袋产业集群。推进五金刀剪、帽袋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做好临港产业集群。加快丰头片区F1、F2码头建设,力促F3~F5码头、中远海运重工等项目尽快动工,继续引进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推动港产联动发展。

  (二)推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程村蚝和荔枝、预制菜3个省级和南药、丝苗米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现代农业“阳西样板”,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深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省数字农业示范县建设,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深蓝经济,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溪头、沙扒、上洋河北3个美丽渔港经济区。做优做强富硒农产品、海水鱼苗、上洋西瓜、程村蚝等特色产业,持续擦亮一批特色品牌。着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厨邦、顺欣等企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深入推进本地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推进田长制,着力攻坚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攻坚行动,改造提升5000亩高标准农田,推进5宗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宗中型水闸重建、8宗灌区改造等水利设施建设,下大力气、下狠决心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50米”。

  (三)推动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持续擦亮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三张名片”,打造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143万人次,旅游收入12.5亿元,增长10%以上。积极推进以沙扒镇为重点的滨海旅游品牌建设,推进碧桂园月亮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七贤书院创建国家3A级景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以渡头村、双鱼城村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继续办好蚝美食节等特色主题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疍家文化等资源,精心策划文旅路线和主题旅游,探索发展“旅游+文化+研学”新模式。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商贸、餐饮、娱乐等领域促消费活动,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网红经济、夜市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二、坚持投资拉动,更高质效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为王”导向,铸强项目投资引擎,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底盘。

  (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深度谋划一批体量大、牵引力强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不断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热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扎实推进总投资1234.2亿元的4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阳西一中新校区等11个项目如期建成、致美斋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天然气热冷电联产等20个项目动工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超170亿元。强化项目落地跟踪服务,落实重点项目并联审批、亮灯预警、末位约谈等机制,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二)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出台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工作方案,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建设要素保障。坚持规划控制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亩均效益。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力争完成土地储备1200亩,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3300亩,垦造水田3000亩,多措并举解决项目建设指标需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规范县级预算资金安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资金要素。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工作机制。建强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健全十大驻外招商联络处建设,成立三支招商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项目。构建产业大招商工作格局,深化以商招商、全民招商、产业链招商,按照“一区五园”产业发展布局,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绿色建材、康养旅游、新能源等为目标产业,围绕产业园区、重点景区等全面开展专题精准招商,健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力争签约引进项目50个以上,全面筑牢经济发展硬支撑。

  三、坚持一体推进,更高规格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面激发县镇村三级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围绕打造市域副中心定位,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一中新校区南面道路、兴华路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持续拉大县城主架构。扎实推进旧城区改造,推动河西片区、湖景南片区、丹江老城片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谋划实施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促进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推动管道燃气县城建成区全覆盖,更新改造县城区供水、排水排污等老旧管网,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大力整治县城“六乱”“两违”行为。力争成功创建省县级文明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持续推进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让我们的县城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完成县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一体统筹县镇村发展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城乡产业承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强化乡镇连城带村纽带功能,建强织篢中心镇和沙扒、溪头、程村县域副中心,加快儒洞、上洋、塘口和新墟四个专业镇转型升级,构建“1+3+4”城镇发展格局。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广湛高铁阳西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西段、省道278线织篢至溪头段、省道541线县城至上洋段等道路规划建设,推进全县范围内所有危桥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建成77公里“四好农村路”、155个5G基站和100公里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村庄清洁春夏秋冬“四个战役”,实行环境卫生“红黑榜”管理。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化提升“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国蚝乡”“丹江文化”和“生态富硒产业”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域带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广“三个三”和“政银通”政策,着力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我们要努力把农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让广大农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年更比一年好。

  四、坚持生态优先,更高要求建设绿美阳西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高标准推进“绿美阳西”工程,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坚定发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低碳产业,大力推动清洁低碳项目落户,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培育绿色低碳增长点。加强能耗“双控”管理,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严守企业入驻环保门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三线一单”管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二)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5.5%以上。强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河长制,推进沙扒湾、面前海建设“美丽海湾”,巩固国考断面达标整治成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治理,建设水清岸绿美丽阳西。谋划启动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规范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三期工程建设,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村黑臭水体等污染防治,让人居环境更美丽宜居。

  (三)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高标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林长制智慧平台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新增植树造林6000亩。强化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美化,升级改造大垌山、东湖、南湖等森林公园,推进程村湾蓝色海湾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打造程村湾“红树林修复+乡村振兴”万亩示范区。人类与生态环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一定谋在长远、干在当下,让阳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五、坚持人民至上,更高标准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均衡性可及性,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破解民生难题,不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保障根基。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和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家庭帮扶,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推进新一轮省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加大援企稳岗扩就业力度,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新增就业15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青年发展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阳西段建设,稳妥推进扬帆水厂、沙扒水厂等民营水厂国有化。加强“一老一小”服务,完成4家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将认真把群众呼声装在心里、付诸行动,努力为政府工作赢得更多掌声。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教育“一年有起色、三年上台阶、五年争优秀”目标,深入实施优质教育提升工程,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提质发展,确保阳西一中新校区9月建成开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谋划推进育才小学、奋兴中学改扩建、程村中学迁建等项目建设,科学调整县城周边学校布局和招生规划,加快推进首批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扎实推进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确保第一批公办幼儿园9月建成开学,加快推进第二批14间公办幼儿园建设,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0”成果。持续抓好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规范民办教育,促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是百年基业,只有从根本上重视教育,才能为阳西赢得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三)推进健康阳西建设。牢牢把握疫情防控新阶段新任务,全面、准确贯彻优化防控政策,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突出“保健康、防重症”,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着力抓好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群体和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提升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标杆。大力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推进总医院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和县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设。合理配置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健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厚植红色基因,以边海红色展馆、中共沙扒特别支部旧址、郑家康故居、泰安堡等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好七贤书院、大洲古村、姚宝光大屋等历史文化场所。持续擦亮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保护和传承山歌、楹联、东水造纸、古法制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阳西体育馆建设,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站服务功能。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办好“月月有娱·欢乐阳西”“文化阳西半月谈”等文化活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五)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建设平安阳西,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信访维稳“五大行动”,持续深化“五室合一”机制,力争年底前建成60%以上的平安和谐村庄。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好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大力整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狠抓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渔业船舶、防洪防汛等重点领域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做好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六、坚持依法行政,更高站位提升政府效能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与时俱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更好服务阳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府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三个务必”,深入践行“五个必由之路”,坚定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阳西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落实“一规划两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主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打造法治阳光政府。

  (三)加强服务效能建设。加快“智慧阳西”建设,提升县域治理“一网统管”能力。加强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争创全省标杆大厅。深化“拿地即开工”“2号章”“容缺预审”等行政审批改革,深入实施“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减负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县领导带头印发亲民服务卡、亲企服务卡,深化企业服务“双员”制度,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任务落实年”作风建设活动,健全激励保障体系,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严查严惩“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基层微腐败,营造担当作为、干净干事的氛围。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树牢带头过紧日子思想,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尽可能压缩一般性支出,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启征程,中流奋楫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毅前行,敢闯敢为,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富绿美新阳西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2.环境卫生“红黑榜”:以村庄环境卫生为重点,进行“红黑”对比,褒扬先进、鞭策落后。

  3.三项工程:“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4.两条底线: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5.田长制: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6.两大风险:财政、金融领域风险。

  7.两个大局:安全和发展。

  8.信访维稳“五大行动”:即开展“摸底、清盘、亲民、树威、亮剑”五大行动,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9.五室合一: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调解室、志愿者服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

  10.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党的建设好、检察理念好、职能发挥好、能力素质好、纪律作风好。

  11.农村疫情防控“三个一”机制:即向村民发放一份常识明白纸,针对重点人群告知一系列紧急情况联系电话和提供一个健康包。

  12.“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3.“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4.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

  15.拿地即开工:发布《阳西县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2.0版)实施方案(试行)》,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项目落地实现拿地即开工。

  16.五大产业集群:绿色能源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和刀剪帽袋产业集群。

  17.一区五园:阳西高新区,绿色能源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临港产业园、刀剪帽袋产业园。

  18.三个一批:集中签约引进一批、动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19.1+3+4城镇发展格局:一个中心镇、三个县域副中心、四个专业镇。

  20.三个三:对村集体实施土地流转后合法连片发展产业,经营面积达300亩及以上的按300元/亩/年的标准,连续3年给予奖补,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21.政银通:出台“政银通”贷款方案,财政贴息80%并简化手续,破解农业产业融资难问题。

  22.“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2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4.50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25.三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老师。

  26.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27.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8.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29.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30.一规划两纲要:“一规划”指《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两纲要”指《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31.一网统管:即“粤治慧”阳西分中心,主要是建设一个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整合汇聚社会和行业部门数据。

  32.2号章:为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在我县部分职能部门启用行政业务专用章“2号章”,凡是涉及阳西高新区项目审批和服务的工作,县相关职能部门和阳西高新区实行联动延伸服务机制。

  33.企业服务“双员”制度:县四套班子成员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任企业服务员,县职能部门选派科级以上干部任企业特派员,挂点服务企业发展。


图解:一图读懂2023年阳西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