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公开 > 工作报告

补发: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8 09:37:04   来源:县府办    阅读:-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县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1)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2月8日在阳西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许培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三年工作回顾

  200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抓好发展是第一要务,积极实施工业兴县、园区带动、追赶型发展“三大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6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47.3亿元(现行价,下同),比2003年增长42.8%,三年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11810元,比2003年增长40.6%,年均增长1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43万元,比2003年增长44.5%,年均增长13.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亿元,贷款余额5.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42.1%和13.8%,年均增长12.4%和4.4%;三大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50.3:23.8:25.9调整为44.2:27.8:28.0。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巩固和拓展了水果、西瓜、北运椒、五彩薯、花生、南药、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06年,全县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达35.67万亩,水果总面积21.7万亩,分别比2003年增加13813亩和13305亩。创特色农业品牌取得较大突破。玉荷包荔枝、上洋西瓜、织篢北运椒、溪头五彩薯等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阳西县粤西农产品加工业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创建林业生态县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投资2860万元,完成荒山造林、迹地更新、低产林改造面积5.2万亩,建成15万亩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牧业稳步发展。预计2006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3.7亿元,肉类总产量2.4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15.6%和14.3%。民心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773户,面积48.75万平方米,改造水库移民危房321户,面积28344平方米。积极办理人大议案,投入700多万元加固修复水利工程43宗,清淤渠道300多公里。抓好新农村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确定市、县、镇三级示范村27条,建设了一批公共设施,织篢镇鸡乸朗村、程村镇咸水寨村等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预计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4.06亿元,比2003年增长24.0%,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比2003年增长16.5%,年均增长5.2%。

  ——海洋渔业跃上新台阶。虾蟹养殖、吊桩养蚝、网箱养殖、罗非鱼养殖和种苗繁育等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7.6万亩,比2003年增加5.9万亩。海洋渔业结构不断优化,深海作业领域得到拓展,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渔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发展迅速,先后培育省级渔业龙头企业3个,建立渔业协会3个。阳西县顺兴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成为渔、工、贸一体化的渔业龙头企业。水产品加工不断深化。全县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15家,沙扒益豪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获得美国FDA认证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渔港建设取得新突破。投资2098万元的沙扒国家一级渔港进入了前期建设阶段;投资1100万元的溪头马村渔船避风锚地和投资300万元的程村镇红光村渔船避风锚地已投入使用。渔业创品牌成果丰硕,创立了多项“国字号”品牌:沙扒渔港晋升为国家一级渔港;程村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县被定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百强示范县和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程村蚝养殖基地被定为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5万多亩对虾养殖基地被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对虾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预计2006年全县渔业总产量40.9万吨,总产值18.99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2.4%和29.3%,年均增长4.0%和8.9%;渔业产量、产值均居全市首位,居全省第二位。

  ——工业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重点规划发展园区工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县招商局,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设立招商联络点,拓展招商网络。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类经贸活动。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关于加快发展工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2004年以来,共引进工业项目156个,总投资394.9亿元,其中阳西县顺兴水产冷冻加工厂、广垦橡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阳西合洲鞋厂等一批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工业园区建设开创新局面。创建了全省最早动工建设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该园区的建设,得到了黄华华省长的充分肯定。同时整合优化了县城工业区,完善了一批配套设施,为工业快速发展打造了坚实平台。扶持五金刀剪、旅游帽袋、电梯配件、电子材料、塑料色母等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壮大,实现提速增效。科技创新和创名牌成效显著。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个,省重大科技专项1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永光”商标入选“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科强”和“华强”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科强电梯配件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永光刀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预计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2.6亿元,比2003年增长64.1%,年均增长17.9 %。

  ——旅游服务业活力增强。投入4.35亿元开发建设了五大旅游项目,旅游业的活力明显增强。其中东湖温泉度假山庄于2005年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11.24万人次,近期被评为全省“最佳养生矿温泉”企业;大垌山旅游风景区建成了万佛塔,完成了大雄宝殿主体工程,知名度进一步提高;阳西县沙扒镇海天度假邨已完成了观海堤工程;阳西县南山海自然旅游度假村已建成试业;儒洞咸水温泉山庄完成了服务大厅、办公大楼主体工程及环湖道路等设施建设。2004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金融、餐饮、娱乐、旅业、商贸等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城乡消费逐年攀升。预计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3亿元,比2003年增长37.4%,年均增长11.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建设空前发展。配合省市建成了阳茂高速公路阳西段,完成了省道S282线改造,实施了环县公路和镇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建设,镇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已建成121条412公里,形成了以阳茂高速和325国道为中枢、地方公路为骨架的大交通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06公里。城乡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110KV白织输电线路改造、35KV织溪、织塘输变电工程,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供水网络不断改善,完成了儒洞、上洋、塘口等12宗饮水工程建设。信息化设施进一步拓展,实施了光纤线路改造和宽带网络扩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完成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织篢、儒洞、沙扒三个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拓展了西湖、东湖、明珠新城等一批商住小区,新建了环城东路、向阳东路、情侣路等主干道路,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12平方公里。规划筹建了一批配套设施,县城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等实质性阶段,“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县城管道燃气等工程已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县城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扎实推进,城区环境和面貌发生明显变化。预计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7亿元,比2003年增长79.6%,年均增长21.6%。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引进了阳西建县以来最大项目——广东华厦阳西电厂,项目投资总额280亿元,建设规模为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00亿度,年产值约100亿元,年创税收超过20亿元。目前电厂各项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预计2009年3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正式投产。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全省首家产业转移工业园,计划投资80亿元,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已完成园区11000亩用地的分区性规划,首批1500亩土地已完成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工业园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超过8亿元,已有10家企业入园动工建设。

  ——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成绩斐然。调整对外经济工作策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对外经济大幅增长。预计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比2003年增长113.6%,年均增长28.8%。外贸出口总额为6500万美元,比2003年增长75.7%,年均增长20.7%。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成效显著。建成了阳西一中科学馆,全面完成了42所老区农村学校改造任务,引进民资建设阳西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上线率连年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大力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新建了县中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加强了对程村、儒洞、新圩、塘口等薄弱卫生院改造,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65.9%,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年度任务。坚持科技自主创新,科技实力明显增强。新建科研机构3个,获得国家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扎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与计生各项指标均控制在预期目标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应保尽保,并在全省率先试行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抓好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拥军优属和优抚安置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乡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认真落实环保前置审批制度,确保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成效明显,2006年我县被评为“广东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信访调处网络和应对突发性事件快速处理机制,成功调处了马村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顺利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群众文化和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广播电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完成了光纤网络改造,为数字电视转换和多功能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民族、宗教、气象、武装、人民防空、老龄、妇女儿童、档案、地方志、残疾人事业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政协监督,积极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启动了“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村民自治等制度,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县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顺利完成,村务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我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各位代表,三年来我县取得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党政军民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阳西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阳西建设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缓慢,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偏紧,财政运行压力较大,社会治安仍需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依然繁重。所有这些,有待我们今后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当前阳西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港澳台和阳江地区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日渐加速,为阳西提速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广湛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使我县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积极推进,为阳西承接产业转移、做大经济总量打造了新平台;广东华厦阳西电厂等大项目的建设,为阳西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机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好机遇,用活用好政策,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当好追兵,开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五个促进”。

  ——壮大县域经济,促进重大项目早日投产见效。坚持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以工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企业集群,营造规模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建设完善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扩大水产养殖规模,拓展深海作业,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发挥海洋渔业品牌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稳步增长。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旺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广东华厦阳西电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进程,确保早日投产见效。抓紧做好大唐国际阳西核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促尽快立项并上马建设,实现财政的大幅增长。

  ——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健全招商引资责任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积极性,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园区招商的路子,上马一批项目,壮大园区企业群,努力把园区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程村高速路出口、儒洞和新圩高速路出口两个工业园,逐步形成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中心、东西两翼并驾齐飞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抓紧规划建设丰头港,力争把它建成万吨级泊位港口,促进阳西物流业发展,加快临海工业区的形成。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超前规划、强化功能、提升品位、梯次推进”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县城建设。5年内力争抓好总投资达5.9亿元的6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即全长20.78公里,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该工程分5个河段逐步实施建设;投入1亿元,建设长5.3公里、宽70米的县城迎宾大道;投入8000万元,建设长3.5公里、宽40米的县城宋康西路至大垌山公路;投入5000万元,建设长2.7公里、宽40米的县城人民大道南至上洋公路县城新出口路段,并建起4车道的人民大桥;投入4000万元,建设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排污总渠工程;投入2000万元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同时,抓好县城远期过境公路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建制镇尤其是中心镇建设,进一步抓好城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能力。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使基础设施实现新的飞跃。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农民的实际问题,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统筹发展城乡工商企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注重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展现农村建设新风貌。

  ——注重全面进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致力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加快依法治县、依法行政进程;坚持协调发展,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创建更好的生态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化解群众纠纷和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07年工作意见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对加快阳西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意义重大。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园区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构建和谐阳西。

  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        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一年县政府将全力抓好“四个提升”、实现“两个新突破”、把握“四个坚持”:

  (一)着眼壮大工业堆头,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进程,完善配套设施,促使落户园区的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抓好招商工作,力争程村高速路出口、儒洞和新圩高速路出口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取得突破。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五金刀剪、旅游帽袋、电子材料、电梯配件、塑料色母等行业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做大做强。坚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中国小刀中心”、“中国塑料吹膜级色母粒生产基地”等国字号品牌效应,再创建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建设的协调工作,确保电厂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作物。按照高产、高效、生态的要求,继续拓展优质水果、西瓜、北运椒、五彩薯、南药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广构树种植,优化畜牧饲料品种,巩固和扩大三鸟、生猪等养殖基地,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坚持依法治林,优化林业结构,巩固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成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南洋渔业(阳西)有限公司、阳西县金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阳西县大自然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壮大,培育成为我县新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新路子,提高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工程。重点抓好江海堤围和长角水库、茅垌水库的除险加固,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提升海洋经济效益。

  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扩大水产养殖规模,抓好新、优、特等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做好养殖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打造渔业品牌,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调整捕捞结构,创新作业机制,不断拓展深海、外海渔场,提高海洋捕捞业的生产效益。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阳西县顺兴水产冷冻加工厂、沙扒益豪水产食品加工厂等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完善水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加强渔业协会建设,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沙扒国家一级渔港首期工程进程,抓好溪头渔港和河北渔港的维护和整治,进一步增强渔港的经济活力。加强海洋渔业综合治理,推动海洋渔业全面健康发展。

  (四)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提升第三产业活力。

  充分发挥我县山海兼优的旅游资源优势,把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县城发展总体规划衔接起来,确保旅游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加快大垌山旅游风景区和沙扒海天旅游度假邨的建设,力争把它们建成旅游业的新亮点。积极跟进东方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项目,争取尽快恢复建设。抓住“阳江滨海山水乡村游”启动的有利时机,抓好程村洋边海红树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景点为依托,大力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功能。加强宣传推介,规范行业管理,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切实搞活招商引资,实现外源型经济发展新突破。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全县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置业环境。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上门招商、以商引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平台,努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牵动力强、对全县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项目落户阳西,加速全县经济总量的提升。落实专人负责制,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建得成,发展好。努力扩大出口,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抓好五金刀剪、旅游帽袋、玩具制品等产品出口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荔枝、水产品等产品外销,提高出口效益。

  (六)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

  按照“绿色、休闲、文化、活力”的城市定位,进一步完善县城配套设施。上马建设县城迎宾大道、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力争年内建成使用。扎实推进“一河两岸”城市防洪工程,把该项工程办成集休闲、文化、居住及防洪于一体的民心工程。做好县城人民大道南至上洋公路县城新出口路段和四车道的人民大桥以及县城至大垌山风景区的公路路段的规划,为2008年上马建设做好准备。切实抓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区面貌。完善城镇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的承载和集聚能力。加快环县公路和镇通行政村硬底化道路建设进度,抓好塘龙公路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拓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抓好城乡电网改造,完成织篢站10KV塘口线改造工程、35KV输电线路加装线路避雷器工程。

  (七)坚持依法治税,促进财税有效增长。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堵塞漏洞,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着力培植壮大税源,拓宽新的财政增长点。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支预算平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城信社和农金会资产清收工作,力争清收资产取得实效。

  (八)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原则,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城乡工商企业,拓宽创收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创建一批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发挥织篢镇鸡乸朗村、程村镇咸水寨村、红光村建设的示范作用,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全民参与热情,着力抓好农村“五项改造”(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提高村民文明程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切实提高村民民主管理水平。

  (九)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阳西。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加快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进程,争取实现2008年首期招收1000名新生的目标,抓好阳西一中的扩建和奋兴中学高中部迁建以及老区农村小学改危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乡镇薄弱卫生院改造,继续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利用好省对东西两翼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着力建设好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和织篢、沙扒、溪头、塘口等四个镇的文化站,使文化基础设施有质的飞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认真落实就业政策,积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就业。规范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证各类保障基金安全。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不懈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把群众的信访诉求解决在初始阶段,解决在基层。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荣辱、树新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深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阳西社会和谐稳定。

  (十)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真抓实干,建设务实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量力而行,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铺张浪费、急功近利行为。大力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少说多做,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明确目标责任,深化检查督促,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以人为本,建设亲民政府。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尽职尽责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民智、民资、民力,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

  优化服务,建设高效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改进行政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打造公开公平、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严肃查处对企业“吃、拿、卡、要”的不良行为,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执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标本兼治,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监督”惩防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的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深受鼓舞!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为再创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